- 弗里德曼說,下一個一百年地緣大沖突
- (美)喬治·弗里德曼
- 1191字
- 2021-04-22 15:17:17
第4章
左右21世紀的地緣政治斷層線
伴隨著世界主要地區勢力的崛起,21世紀的大國紛爭必將愈演愈烈。躁動的太平洋地區、貌合神離的歐盟、不安穩的伊斯蘭世界,太平洋盆地和歐亞大陸上時刻都充斥著火藥味。縱然美國還是名副其實的“世界老大”,但面對一心想收復勢力范圍的俄羅斯,自家后院毒品犯罪泛濫的墨西哥,迅速崛起的中國,未來伊斯蘭世界“領頭羊”土耳其,“世界老大”是否會心力交瘁?
下一場地震將發生在什么地方,又會以怎樣的形式出現?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仔細審視一下21世紀的地緣政治斷層線。像地理分界線一樣,這樣的地緣政治斷層線也不勝枚舉。我們需要識別出那些活躍斷層線,以便確定那些小摩擦可能會升級的地區。隨著人們關注的視線逐漸從伊斯蘭世界轉移,哪里將成為下世紀人們關注的焦點?
目前,世界上有五個地區最有可能:
第一,任何時候都非常重要的太平洋地區。美國海軍統治著這片大洋,亞洲環太平洋地區基本上全部是由貿易國家組成的,它們極度依賴這條海洋通道,因此也就依賴美國。太平洋地區的兩個重要國家(中國和日本)是這個地區的主要力量,它們可能會對美國的霸權地位形成潛在挑戰。1941年到1945年期間,美國和日本為爭奪太平洋的統治權而發生戰爭,美國取勝,并且直到今天還將其控制在穩定狀態。
第二,我們必須考慮蘇聯解體后亞歐大陸的未來。自1991年以來,這個地區就一直處于分裂和蕭條狀態。接承了蘇聯衣缽的俄羅斯帶著重建的自信逐漸崛起。然而,俄羅斯的地緣政治位置也同樣不穩定。除非這個國家竭力創建強大的影響范圍,否則可能會再度瓦解,另一方面,創建這樣的影響范圍可能會引發與美國和歐洲的沖突。
第三,人們還在不斷質疑歐洲最后的體系框架。500年來,歐洲一直戰火不斷。在過去的60年中,歐洲各國不是忙著應對戰爭,就是試圖構建一個遠離硝煙戰火的聯邦。同時,歐洲還要不斷應對俄羅斯的崛起、美國的恐嚇以及國家內部劍拔弩張的緊張態勢。毫無疑問,沖突的大門依然大敞。
第四,伊斯蘭世界。它的麻煩不是來自于不穩定,而是源于它以聯盟為基礎形成的單一民族國家體制(除了它的意識形態問題)。土耳其一直是穆斯林世界中最強大的權力中心,也是一個充滿活力、發展迅猛的現代化國家。它的未來是什么?其他穆斯林國家的未來又會怎么樣呢?
第五,美國和墨西哥之間的關系問題。一般來講,墨西哥的地位不會升至全球斷層的等級,但它在北美的地理位置賦予了它遠超出國力的重要意義。此外,因為墨西哥的GDP在全球排行榜上位居第15位,它的其他優勢也不應被低估。墨西哥和美國之間的糾葛有著極深的歷史淵源,它們之間社會力量的紛爭會在下個世紀凸現出來,這種趨勢不是兩國政府任何一方所能左右的。
為了準確地描述未來將發生的事件,我們現在需要仔細審視一下上述事件中哪些可能會發生,以什么順序發生。或許,一條存在上千年的斷層線只是偶爾引發一些輕微的震動,但由于上述幾條主要斷層線的存在,沖突不可避免地會在21世紀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