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樵夫 書生 小和尚
- 人間佛子唐三藏
- 桃白身
- 2090字
- 2021-04-29 21:28:01
“折紙扇,揺紙扇,趕走惱人的小混蛋;
挖山坳,吃山坳,祖祖輩輩都住山坳。”
大山里傳來一陣歌聲,一層一層地回響在空蕩蕩的大山。
樵夫打了木柴,背在身后,順著來時路一步一步走下山。今日運(yùn)氣極好,沒碰到風(fēng)雨,也沒碰到野獸。
山里人,山里長。靠山吃山,當(dāng)然,也敬山。
打柴,打的是枯敗的木枝花草,活著的樹木盡量不打。
同理,打獵也一樣。幼獸不打,懷孕的母獸不打。
一是不能涸澤而漁,這一輩要生活,下一輩也得有活下去的本錢;
二是對山神老爺來說,村民是他的子民,山上的一草一木,飛鳥走獸,同樣也受其庇護(hù)。
這里的人,自有一套行事規(guī)則。
我敬大山,大山自然敬我。
這不,今天打柴之時,一只肥美的兔子一頭撞上了枯樹樁。
不知道是跑的太快還是怎樣,總之,樵夫晚上有兔肉吃了。
意外得到的東西,往往給人驚喜。開心之余,自然,就唱起了小調(diào)。
樵夫今天收獲頗豐,上山時一個人,下山時,卻是三個。
是的,在山上,樵夫還撿到兩個人。
一個相貌俊美異常的書生,一頭烏黑長發(fā)尤為惹眼。
一個劍眉星目面容俊俏的小和尚,一身月白僧衣。
書生背著書箱,沉甸甸的,說是游學(xué)四方,走到這里迷了路,下山時慌亂中又扭傷了腳。
小和尚呢,是為了趕路。穿山而過可少走一段路,省時間。
越山,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翻山途中小和尚聽到了書生的呼聲,于是順著聲音找到了扭傷腳的書生。
佛門中人自然心善,況且佛門講因果,也講緣分。
既然遇到,小和尚當(dāng)然要幫忙,奈何他不通醫(yī)術(shù)。
大山里時常有野獸出沒,更有甚者,有大妖在此地修行也說不準(zhǔn)。
留書生在山上肯定是不合適,夜晚一到,他可能就會命喪于此。
小和尚只得扶著書生,一瘸一拐的走下山。看看能否找到人家,也好讓書生養(yǎng)養(yǎng)傷。
小和尚,自然是唐三藏。
書生,自稱姓種,單名一個禪字。
樵夫是書生發(fā)現(xiàn)的。他聽到了柴刀劈砍的聲音。這讓書生大喜過望。直呼“神明保佑,神明保佑”。
唐三藏扶著種姓書生,順著聲音傳來的方向,快步走了過去……
“嘿,要不咋說你倆命好,得虧碰到我了,不然啊,這山路難尋,雜草等人高,晚上你倆就等著喂狼吧!”
樵夫人不錯,就是話多了點(diǎn)。說,也就罷了,偏生唾沫星子還滿天飛……
看到書生走了幾步就氣喘吁吁的樣子,樵夫鄙夷道:“后生,你身子骨忒弱了!真男人,得像我這樣,孔武有力,壯碩如牛,知道不!”
說著,樵夫撩起褲腿,拍了拍滿是肌肉的粗壯大腿。
“這樣吧,到我家養(yǎng)好身體,我教你砍柴,保管讓你像我一樣強(qiáng)壯!”
書生一路行來,早已滿頭大汗,臉色更是蒼白,“謝謝大哥,那到時候就麻煩大哥了!”
“嗨沒事!你大哥我別的沒有,就是有一膀子力氣。
你倆今天有口福了,今晚上大哥給你們露一手,做個紅燒兔肉。”樵夫晃了晃手里的兔子,笑呵呵說道。
接著,他又小心翼翼問道:“小和尚,那個,兔肉,你能吃嗎?”
唐三藏哭笑不得。
知道我是出家人,還問我吃不吃兔肉……
“吃!”
言簡意賅,回答異常認(rèn)真。
樵夫很高興,他是山里人,但也不是什么都沒見過。
尋常人家的孩子,可有盤纏游學(xué)四方?
普通和尚,可能穿出布料這樣好的僧衣?
但是,兩人都想嘗嘗自己做的肉,你看,咱也不差啊!
想到這,樵夫美滋滋的在前頭開路。就連身后的木柴也一搖一蕩,透露歡快的意味。
“師兄,今日多謝你,不然我可能命喪此地了!”書生滿懷感激和劫后余生的心情,對唐三藏說道。
“相遇是緣,貧僧自沒有置之不理的道理。”
“有道理有道理,小時候老人給我算過命,說我這輩子常遇貴人,果然不假!”
“對了,師兄將往何處去,不如等我腿腳便利,一同上路可好?”
唐三藏平時不太喜歡說話,他認(rèn)為嘴巴是跟不上思維的,腦袋已經(jīng)把想說的想完了,但是嘴巴卻才說了幾句,導(dǎo)致拌了嘴。
唐三藏上下打量了一下書生,他覺得書生聲音很怪。
“貧僧將往南方。”
“順路!我要從北走到南,還要從黑夜走向白日。”
書生燦爛一笑,“我這算不算身在黑夜,向往光明?”
黑夜,光明?
好奇怪,書生講的好像沒什么內(nèi)容。
唐三藏?fù)u搖頭,只當(dāng)剛剛他腦子也受了傷,在胡言亂語。
沒得到回答,書生也不強(qiáng)求答案。
“我姓種,種禪。奶奶說,道家黃老,年輕人學(xué)不得這個。
但佛家不一樣。
經(jīng)文是智慧的流傳,她老人家希望我多學(xué)一學(xué),開開竅,積善因得善果,學(xué)好了這個,將來是一輩子的福氣。
師兄,真的有佛嗎?”
唐三藏點(diǎn)點(diǎn)頭。
“有。”
“那,你見過嗎?”
“見過。”
“那,你見過了,還修佛干嘛?”
“修自己。”
“自己?為何不修佛?”
“佛即自己。”
“那佛國蓮臺,高坐者誰?”
“佛國之佛。”
“他佛非你佛?”
“他佛非我佛。”
書生倒吸一口氣,搖頭嘆息,“師兄,你這樣修行,前方是死路啊!”
唐三藏笑笑,“借你一句話,身在黑暗,我在向往光明。”
書生有一句話未曾出口。
若是,前方有人攔路,身后已無退路,你怎么辦。
之所以沒有問,是他大概猜到他的回答。
有人選擇活著,哪怕茍且。
有人選擇死去,逃脫牢籠。
只是,這不是每個人都必須遵從的規(guī)矩。
不知為什么,書生有些羨慕師兄了,從心底冒出的念頭。
或許是,他選擇了他未曾選擇的那條路。
不過,不管如何,回不了頭了。那我們就要沿著自己選擇的路走下去。
不是嗎?
“哈哈,兩位,穿過前面山路上這一片樹林,就到了家了。
到時候再給你們喝些我自己釀的酒,嘖,那滋味,給個神仙也不換!”
樵夫在前面帶路,爽朗的笑聲回蕩在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