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紅樓夢》真相
  • 董耀昌
  • 3467字
  • 2021-04-22 11:30:58

作者“石頭”與主人公賈寶玉
——解析“蠢物”、“石頭”、賈寶玉的關系

“石頭”說:“大師,弟子蠢物,不能見禮了。”

作者說:“諸公不知,待蠢物將原委說明,大家方知。”

林黛玉想:“這個寶玉不知是怎生個憊懶人物,懵懂頑劣之童,倒不見那蠢物也罷了。”

——《紅樓夢》第一回、第十七回、第三回

《紅樓夢》中的這塊“石頭”,是《紅樓夢》的秘密,是破解《紅樓夢》原作者的關鍵。如果我們弄不清楚“石頭”的來龍去脈,就是沒有弄清楚作者為什么要撰寫《紅樓夢》的底細。

從表面上看,“石頭”在投胎之前,就是那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失去“補天”之材,因“不堪入選”單單剩下的一塊粗蠢的巨石。因為“無材補天”被棄在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日夜悲號慚愧。

一日,當一僧一道來到這里時,他苦苦哀求一僧一道帶他脫離險境,到溫柔之鄉去安家樂業,享受榮華富貴,于是才由那癲僧大展幻術,將他縮成了扇墜大小、可托于掌上的一塊晶瑩剔透的“寶物”,并在這塊“寶玉”的正面鐫刻上了“莫失莫忘,仙壽恒昌”;在“寶玉”的反面鐫刻上了“一除邪祟,二療冤疾,三知禍福”。這樣,石頭就變成了“通靈寶玉”。

“石頭”在投胎賈府王夫人之后,落草時就成為賈寶玉含在嘴里的“通靈寶玉”。當賈寶玉長大成人之后,他脖子上成天掛著的、被賈母經常稱之為“命根子”的,就是這塊“石頭”,就是這塊“通靈寶玉”。而從內涵看,書中又明白地告訴我們,這“石頭”就是賈寶玉,更是《石頭記》的原作者。這里試舉幾例,請看書中的有關段落:

例一,《石頭記》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一日,正當(石頭)嗟悼之際,俄見一僧一道遠遠而來,生得骨骼不凡,豐神炯異,說說笑笑來至峰下,坐在石邊高談快論。先是說些云山霧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說到紅塵中榮華富貴。

此石聽了,不覺打動凡心,也想要到人間去享一享這榮華富貴。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說道:“大師,弟子蠢物,不能見禮了。”

在這里,“石頭”是“蠢物”。

例二,《石頭記》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一日,炎夏永晝。甄士隱于書房朦朧睡去,夢至一處,不辨是何地方。忽見那廂來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談。

只聽那道人問:“你攜了這蠢物,意欲何往?”

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現有一段風流公案正該了結,這一干風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機會,就將這蠢物加帶于中,使他去經歷經歷。”

在這里,“通靈寶玉”是蠢物。

例三,《石頭記》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中,有一段道人、僧人和甄士隱有關“蠢物”的對話:

那道人道:“趁此何不你我也下世度脫幾個,豈不是一場功德?”

那僧人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宮中,將蠢物交割清楚,待這一干風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雖已有一半落塵,然猶未全集。”

卻說甄士隱聽得明白,但不知“蠢物”系何東西,遂不禁上前施禮詢問。

二仙笑道:“此乃天機不可泄露。”

士隱聽了,不便再問。因笑道:“玄機不可泄露,但適云‘蠢物’,不知為何,或可一見否?”

那僧道:“若問此物,倒有一面之緣。”

說著,取出遞與士隱,士隱接了看時,原來是塊鮮明美玉,上面字跡分明,鐫著“通靈寶玉”四字,后面還有幾行小字。

在這里,“通靈寶玉”是“蠢物”。

例四,《石頭記》第三回“賈雨村夤緣復舊職,林黛玉拋父進京都”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賈母因問黛玉念何書,黛玉道:“只剛念了四書。”

黛玉又問:“姊妹們讀何書?”

賈母道:“讀的什么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

一語未了,只聽院外一陣腳步響。丫鬟進來笑道:“寶玉來了!”

黛玉心中正疑惑著:“這個寶玉不知是怎生個憊懶人物,懵懂頑劣之童,倒不見那蠢物也罷了。”

在這里,賈寶玉是“蠢物”。

例五,《石頭記》第六回“賈寶玉初試云雨情,劉姥姥一進榮國府”中,有這樣一段話:

按榮府一宅中合算起來,人口雖不多,從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丁;事雖不多,一天也有一二十件,竟如亂蔴一般,并沒個頭緒可作綱領。

正尋思從那一件事、自那一個人寫起方妙,恰好從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個人家,因與榮府略有些瓜葛,這日正往榮府中來,因此便就此一家說來倒還是頭緒。

你道這一家姓甚名誰,又與榮國府有甚瓜葛?諸公若嫌瑣碎粗鄙呢,則快擲下此書另覓好書去醒目;若謂聊可破悶時,待蠢物逐細言來。

在“蠢物”后,脂硯齋評注:“妙謙,是石頭口角。”又評注:“石兄自謙,妙!可代答云:豈敢!”

在這里,《石頭記》的作者是“石頭”“石兄”“蠢物”。

例六,《石頭記》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榮國府歸省慶元宵”中,有這樣一段話:

說著,引人步入茆堂,里面紙窗木榻,富貴氣象一洗皆盡。

賈政心中實是喜歡,卻瞅寶玉道:“此處如何?”

眾人見問,都忙悄悄地推寶玉,叫他說好。

寶玉不聽人言,便答道:“不及有鳳來儀多矣。”

賈政聽了道:“無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樓畫棟、惡賴富貴為佳,那里知道這幽靜氣象。終是不讀書之過!”

在這里,賈寶玉是“蠢物”。

例七,《石頭記》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榮國府歸省慶元宵”中,有這樣一段作者的自白:

按此(蓼汀花淑)四字,并有鳳來儀等處,皆系上回賈政偶然一試寶玉之課藝才情爾,何今日認真用此匾聯?況賈政世代讀書,來往諸客,屏侍座陪者悉皆才技之流,豈無一名手題撰,竟用小兒一戲之辭茍且搪塞,真似暴發新榮家濫使銀錢,一味抹油涂朱畢,則大書門前綠柳垂金鎖,后戶青山列錦屏之類,則以為大雅可觀,豈《石頭記》中通部所表之寧榮賈府所為哉?據此論之,竟大相矛盾了。諸公不知,待蠢物將原委說明,大家方知。

在“蠢物”處,脂硯齋評注:“‘石兄’自謙,妙!可代答云:豈敢。”

在這里,《石頭記》原作者是“蠢物”。

例八,《石頭記》第八回“比通靈金鶯微露意,探寶釵黛玉半含酸”中寫道:

寶釵因笑道:“成日家說你的這玉,究竟未曾細細地鑒賞,我今兒倒要瞧瞧。”

說著,便挪近前來,寶玉亦湊了上去,從項上摘了下來,遞與寶釵手內。寶釵托于掌上,只見大如雀卵,燦若明霞,瑩潤如酥,五色花紋纏護。

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塊頑石的幻相。

在此處,有人評注:“試問石兄,此一托比在青埂峰下猿啼虎嘯之聲何如?”脂硯齋評注:“余代答曰:遂心如愿。”

在這里,通靈寶玉是“石兄”。

例九,《石頭記》第八回“比通靈金鶯微露意,探寶釵黛玉半含酸”中寫道:

襲人從他(賈寶玉)項上摘下那通靈寶玉來,用自己的手帕包好,塞在褥下,次日戴時便冰不著脖子。

在此處,有人評注:“試問石兄,此一焐比青埂峰下松風明月如何?”

在這里,通靈寶玉是“石兄”。

例十,《石頭記》第八回“比通靈金鶯微露意,探寶釵黛玉半含酸”中寫了這樣一段文字:

晴雯向里間炕上努嘴兒,寶玉一看,只見襲人合衣睡著呢。

寶玉笑道:“好!大渥早了些。”因又問晴雯道:“今兒我在那府里吃早飯,有一碟子豆腐皮的包子,我想著你愛吃,和珍大奶奶說了,只說我留著晚上吃,叫人送過來的,你可吃了?”

晴雯道:“快別提,一送來了,我就知道是我的,偏我才吃飯,就擱在那里。后來李奶奶來了看見,說寶玉未必吃了,拿來給我孫子去吧。她叫人拿了家去了。”

接著,茜雪捧上茶來。寶玉因讓道:“林妹妹吃茶。”

眾人笑說:“林妹妹早走了,還讓呢。”

寶玉吃了半碗茶,忽又想起早的茶來,因問茜雪道:“早起泡了一碗楓露茶,我說過那茶是三四次后才出色的,這會子怎么又泡了這個茶來?”

茜雪道:“我原是留著的,那會子李奶奶來了,她要嘗嘗,就給她吃了。”寶玉聽了,將手中茶杯順手往地下一擲,豁啷一聲打了個粉碎,潑了茜雪一裙子的茶,又跳起來向著茜雪道:“是你們那一門子的奶奶,你們這么孝敬她?不過仗著我小時候吃過她幾日奶,如今逞得她比祖宗還大了。如今我又吃不著奶了,白白養活著祖宗做什么?攆了出去大家干凈!”

說著,立刻便要去回賈母,攆他奶母。

在此處,脂硯齋評注:“如今大醉二字于石兄,是因問包子問茶,順手擲杯。問茜雪,攆李嬤嬤,乃一部書中未有第二次也。襲人數語,無言為止,石兄真大醉也。余以云實實大醉也。”

在這里,賈寶玉是“石兄”。

從上述十例分析可以得知:

第一,“蠢物”是“石頭”“蠢物”是“石兄”“蠢物”是通靈寶玉,“蠢物”是賈寶玉,“蠢物”是《石頭記》原作者。

第二,通靈寶玉是“石兄”,賈寶玉是“石兄”。

從這些名字之間的關系可以斷定:“蠢物”、“石頭”、“石兄”、賈寶玉、《石頭記》原作者其實是一人。

因此可以認定,《石頭記》的原作者是“石頭”,也是《石頭記》中的主人公賈寶玉。

結論:《紅樓夢》中的“石頭”,《紅樓夢》中的主人公賈寶玉,《紅樓夢》的原作者,三者都是“蠢物”,實際上是一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登市| 乌兰县| 离岛区| 阿克苏市| 拉孜县| 怀宁县| 滦平县| 个旧市| 乌苏市| 梧州市| 哈巴河县| 洪湖市| 札达县| 靖宇县| 监利县| 嘉祥县| 诸暨市| 保德县| 宜宾市| 黄陵县| 蒲城县| 琼中| 武威市| 师宗县| 綦江县| 卫辉市| 济南市| 绥芬河市| 阿拉善右旗| 龙山县| 东山县| 健康| 科技| 澜沧| 桐柏县| 克什克腾旗| 庄河市| 渝北区| 长乐市| 同江市| 绵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