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幸運祖先”的后代

大多數人相信,隨著醫學的發展,傳染病遲早會被控制。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帶給人類最大苦難遭遇的天花已被消滅;次年,日本宣布本國的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癥)發生數為零。此時,這種期望達到了頂峰。

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艾滋病取代了天花,以超出想象的速度擴散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流感病毒也不斷進化出“新型”,使疫苗開發處于意想不到的困境。此外,埃博拉出血熱、登革熱和西尼羅河熱等這些未曾有預防方法和治療方法的新老傳染病在流行,甚至應該是被抑制住的結核病也死灰復燃。

微生物寄生在人或動物等宿主體內,并在那里增殖,這被稱為“感染”。其結果,宿主發生的疾病稱為“感染癥”。雖然“傳染病”“疫病”和“流行病”等詞都在使用,但目前,除了農業和牲畜相關的場合,在日本的官方文件和機構名稱中,幾乎統一使用“感染癥”(在中國統一使用“傳染病”,所以本譯本中“感染癥”和“伝染病”都譯為“傳染病”——譯者注)。

我們的祖先在過去反復出現的傳染病疫情中幸存下來,因而他們是“幸運的祖先”。我們這些“幸運祖先”的后代通過改善供水和污水處理、發展醫學、普及醫療機構和診療制度以及改善營養等各種各樣對抗手段,來和傳染病作斗爭。即使這樣傳染病仍然沒被制服。我們已忘記了,導致傳染病的微生物也是自40億年前以來一直不間斷地延續下來的“幸運祖先”的后代。在人類增強免疫力、加強防疫系統的同時,微生物也獲得了與之對抗的手段。

人類接二連三地采取措施,從微生物來看是威脅生存的重大危機。就像人和疾病拼命戰斗一樣,它們也獲得了對藥物的耐藥性,進化出強毒性的亞種,重新加入戰斗。正好像是“軍備競賽”。

從動物行為學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的“自私的基因”學說來看,人和微生物完全一樣,都是為了留下自己的遺傳基因而致力于努力生存和繁殖。基因被稱為滿載過去遺傳信息的“進化的化石”,人類已經初步解開了基因的秘密,從而越來越接近探明“軍備競賽”的歷史和現實。在這本書中,我們將介紹這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

傳染病成為人類的威脅,是因為農業和畜牧業的發明使過度擁擠的群居部落發展起來,人與人之間、人和家畜之間緊密地生活在一起。流感、SARS和肺結核等流行病,要撇開這個擁擠的社會,是不可想象的。

為了滿足對肉類需求的激增,雞、豬和牛等肉類的大規模生產開始,家畜疾病向人類轉移的機會大大增加起來。寵物熱潮中的寵物主人也暴露在動物的病原體面前。為了建設農田和定居點,熱帶森林的開發迅速推進,使人與野生動物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不清。因此,本來最初沒有與人接觸的具有強烈傳染性的新興傳染病,一個接一個地出現了。

隨著交通運輸的發展,大規模和快速的移動成為可能,病原體可以被攜帶至很遠的地方,而無需花費較多時間。每年全世界有超過10億人出國,日本也有超過100萬游客來訪。艾滋病、宮頸癌和生殖器皰疹等性傳播疾病一路攀升與性行為的變化并不是無關。換句話說,在這里“自然災害”強化了“人為災難”的方面。

全球性傳染病的流行以大約30至40年的周期發生。然而,自1968年“中國香港流感”以來,40多年來沒有暴發大流行。借用物理學家寺田寅彥(1878—1935年)的名言,它“在被遺忘的時候就會到來”。

只要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就是不能完全擺脫地震和傳染病的。地震是地球誕生以來不斷的地殼運動,傳染病是生命誕生以來生物進化的一部分。說14世紀的瘟疫也好,說20世紀初的西班牙流感也好,傳染病與人類歷史密切相關。今后將繼續產生影響。

對于占據地球上最強大地位的人類來說,微生物幾乎是唯一的天敵。同時,也是幫助人類生存的強有力的盟友。本書選擇傳染病并從環境史的角度來探討這相互交織的歷史。讀者若是通過本書能窺見這個肉眼看不到的巨大微生物的宇宙,筆者甚感榮幸。

2017年12月

石弘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城市| 镇远县| 册亨县| 信宜市| 恭城| 新宾| 木里| 普格县| 邹城市| 乐业县| 洛阳市| 永川市| 根河市| 花莲县| 郯城县| 珲春市| 波密县| 涞水县| 余江县| 乐昌市| 湄潭县| 嘉义县| 灯塔市| 玉田县| 永仁县| 竹北市| 尤溪县| 蒙山县| 天柱县| 澄城县| 北票市| 阿巴嘎旗| 凌海市| 达尔| 济宁市| 达州市| 浮山县| 苍溪县| 苗栗县| 深水埗区| 南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