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喪!不就是傳染病
- (日)石弘之
- 607字
- 2021-04-21 10:38:55
無限制添加藥物的飼料
抗生素在畜牧業和水產養殖現場大量使用,導致對多種藥物產生耐藥性的細菌誕生。雞、豬或魚被關在過密擁擠的空間飼養,以提高生產效率(第八章)。正因為是大規模地飼養,一旦疾病發生,損害就很大。為了預防疾病,將抗生素和抗病毒劑等預先混合在飼料中。甚至,還添加生長催促作用的藥物。
和人用藥物成分通用的許多藥物也污染了肉類、魚類、畜牧廢水和養殖池塘。在美國許多州傳播的耐多藥沙門氏菌被證實是從家禽傳播給人類的。2013年10月,美國20個州和波多黎各自治邦有317人感染,其中133人因病情嚴重住院。
1996年,大阪出現了一種具有抗生素耐藥性的致病性大腸桿菌“O-157”,并發展成一個大問題。原因被認為是,為了防止奶牛的乳腺炎,在飼料中加入了抗生素所致。
1997年,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禁止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并在2000年禁止使用所有家畜抗生素。歐盟接受了此建議而予以禁止。但是日本、美國和中國等國仍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
在日本,允許使用23種抗生素和6種合成抗菌劑作為飼料添加劑。有24種抗生素和抗菌劑被指定使用。抗生素在飼料中的用量為175噸,相當于人的醫療用藥517噸的約30%(農林水產省2010年年報)。
在美國,全國使用的所有抗生素中,約有70%是用于飼料添加的。除疾病治療外,議會曾多次提出禁止將抗生素添加到飼料中的法律,但因畜牧業界的反對而遭否決。
不僅對抗生素有耐藥性的細菌大量存活繁殖,而且沒有耐藥性的細菌也靠接受“耐藥基因”而變成耐藥性細菌,這種可能性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