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創世神話選注·綜合型創世卷(上、下共兩冊)
- 《中華創世神話選注》編輯組選編 王憲昭 王京評注
- 907字
- 2021-04-21 10:33:43
盤古開天(3)
(漢族)
相傳很早以前,宇宙就像個大雞蛋,蛋清兒蛋黃兒混在一起,不分漿,一片混混沌沌的。大雞蛋里的榆錢兒(16),慢慢變成一個人,他就是盤古。盤古屈成個疙瘩,在雞蛋殼兒里沉睡了幾萬年才醒。他睜眼一看,四周一片黑暗;搭手一摸,身子包在一個硬殼兒里。他煩躁憋悶得不得了,伸了個懶腰,一下子把雞蛋殼兒撐破了。雞蛋清兒輕些,慢慢地分離出來升上去,成了藍天;雞蛋黃兒重些,沉到下邊成了大地。天地初分的時節,空間還不大,盤古連身子都站不直。他伸開胳膊使勁一撐,就把天撐高一截子,他成了個頂天立地的巨人。后來,盤古的身子天天往上長,天就越來越高。又過了幾萬年,天才變得和現在這樣高。天地之間的距離到底有多大哩?灶王爺在每年的臘月二十三夜里,騎著灶馬上天宮,向玉皇爺稟報下情,直到正月初一五更才回來,一來一去整七天。灶馬是神馬,一天一夜能跑一萬八千里。可見,天地之間足足相隔十幾萬里。
盤古后來死了,倒在地上,頭和四肢化成三山五岳,身子化成泥土,血脈化成江河,骨頭化成各種礦石,汗毛變成樹木、花草。他的兩只眼睛變成了太陽和月亮,呼出的氣變成了風云,出的汗變成了雨露,頭發和胡子變成了星星,身上長的虱子、虼蚤變成了各種動物。從此,世界上就慢慢熱鬧起來了。世上萬物中,只有人的樣子最像盤古,人成了萬物之靈。
據說南陽盆地就是盤古的肚臍眼兒化成的,所以圓圈兒四周高,中間低。新野縣就處在這個大肚臍眼兒的正中間,所以土地又平展又肥實,成了一年四季不斷青的貴地。
【講述者】 曹學典(79歲,農民,私塾6年)
【采錄整理】 曹寶泉(29歲,文化館干部,高中)記錄
【采集時間】 1970年3月采錄于王莊鎮曹溪營村
【流傳地區】 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王莊鎮·曹溪營村
【文本來源】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組織編寫,羅楊總主編,曹寶泉本卷主編:《中國民間故事叢書》(河南·南陽·新野卷),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6年版,第3頁。
【閱讀提示】 這則神話把盤古創世細節說得很嚴謹,并且結尾處還有引申,順帶著解釋了一些與當地有關的事情,把遙遠的神話拉近現實。
【基本母題】 盤古的產生;盤古是巨人;天地的產生;天地的距離;化生萬物;特定地方地方特征的來歷
【本文編碼】 《盤古開天(3)》:ZCSW0021-01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