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吳王夫差自作用(舊釋“”),1983年出土于湖北江陵馬山,現藏于湖北省博物館

專諸刺王僚,是《刺客列傳》中最精彩的文字之一。吳王僚赴公子光的宴會,身邊侍衛環繞,都持著長鈹,虎視眈眈。“鈹”是吳越地區特有的兵器,即一種很長的、兩刃的,像劍一樣的矛。這種矛,也叫“錟”或者“鎩”,而吳人可能稱它為“(鏵)

大盂鼎,1849年出土于陜西郿縣(今眉縣),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俠”是“夾”的同源字,而“夾”在金文和出土文獻中經常被用作“輔助”的意思。如《大盂鼎》的銘文中有“盂,乃召夾死司戎”句,即用例之一。

〔清〕黃慎《商山四皓圖》

劉邦晚年一度想廢掉呂后所生的太子劉盈,改立戚夫人生的劉如意。呂后很害怕,用張良的計策“使人奉太子書,卑辭厚禮”迎請來商山四皓——東園公、綺里季、夏黃公、甪里先生。這四人原本都是因為劉邦沒有德望,而不愿意為漢室效力的,現在竟然愿意為太子出山,可見太子“羽翮已就”,劉邦這才放棄了易儲的念頭。此次危機給了呂后很大的刺激。

〔宋〕佚名《漢文帝納諫》(《卻坐圖》)

漢文帝是古代為數不多的幾個賢明皇帝之一,他并不因為要維護統治,就對肉刑的殘忍熟視無睹。僅此一項,他就足以彪炳青史。

署〔明〕仇英《漢宮春曉圖》(局部)

漢武帝對女色的興趣轉移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漢王朝的軍事擴張行動。后世人普遍以為李夫人的裙帶李廣利遠遠不如衛皇后的裙帶衛青、霍去病有能力,所以才屢戰屢敗。其實那只是因為漢武帝后期的國力已經不足以支撐頻繁的大規模遠征,李廣利最后投降匈奴的原因也不是軍事失利。

漢代墓室壁畫《鴻門宴圖》(局部),出土于河南洛陽老城西北61號墓,現藏于洛陽古墓博物館

漢畫像石《鴻門宴》拓片,原石出土于河南南陽市郊,現藏于南陽漢畫館

項莊幾次想擊殺劉邦,卻發現項伯像鳥張翼一樣,遮住了自己的視線和劍尖。

唐代敦煌壁畫《張騫出使西域圖》(局部),莫高窟第323窟

《史記·張儀列傳》里講:“民之食大抵菽飯藿羹。”就是用豆子當飯,豆葉做湯。可見當時人的飲食是多么單調。今天我們日常所吃的水果、蔬菜,有很多是張騫通西域以來從外國傳入的。

漢畫像石拓片中的宴集場景,原石出土于四川成都

秦漢時代沒有椅子,大家都是跪坐在席子上。跪的正確姿勢,是屁股靠著腳跟,膝蓋向前。如果跪而不靠,就叫長跪,也叫膝席,就是膝蓋對著席子的意思。

戰國趙“藺”圓足布幣

藺是趙國有名的城市,后世出土的趙國布幣,有不少是藺地鑄造的。藺相如應是當地貴族的子弟。

戰國趙銅鈹銘文摹本(釋文:十五年,守相波、邦右/庫工帀倝亥、治巡執齊)

從出土資料看,“廉頗”這個名字的本字為“埶波”,又省寫作“波”。廉頗的出身,史書上沒有記載。從他后來被迫流亡魏國、楚國,卻念念不忘趙國看,他應該是趙國貴族出身。六國是貴族社會,當將軍的,一般不會是出身平民。

〔元〕趙孟《鵲華秋色圖》(局部)

春秋時期的戰爭相對文明,主戰者都是貴族,不同國家的貴族之間,往往有親戚關系,所以比較彬彬有禮。獲勝的一方上前捕捉敵方主帥,還要來一番外交辭令。《左傳》中的鞌之戰就是這樣的例子。齊頃公被晉軍追擊,“三周華不注”,最后實在逃不掉,逄丑父冒充他被俘。晉將韓厥上前“再拜稽首,奉觴加璧”,說:“寡君使群臣為魯衛請,曰:‘無令輿師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屬當戎行,無所逃隱。且懼奔辟而忝兩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攝官承乏。”這種話語在戰國以后的文字記載中就很少見了。

漢畫像石中的胡漢交兵(出土于山東嘉祥)

打仗本身并沒有什么稀奇的,實力之外,所謂的兵法陰謀,本質上就那么幾招,就看應用得怎么樣罷了。只要雙方都不犯大錯,要取得最后的勝利,還得靠國力。

舊傳〔宋〕李公麟《前代君臣故事圖》(局部)

酈食其初見劉邦時,劉邦正“倨床使兩女子洗足”,酈食其“長揖不拜”,說:“必聚徒合義兵誅無道秦,不宜倨見長者。”劉邦聞言立即起身行禮,并請他上座。但酈食其本質上并非縱橫家,而是儒家知識分子,曾經建議劉邦恢復分封制,可見非常迂腐。

〔宋〕佚名《八相圖·張良》

張良是劉邦陣營中最重要的謀士,能“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千里外”。如果戰爭雙方沒有實力上的代際差異,則更擅長“廟算”者多半會贏。

〔清〕徐松《赤松黃石二仙圖軸》

張良早年游歷下邳,得一老人傳授《太公兵法》,老人臨別時說:“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十三年后他跟隨劉邦經過濟北,果然在谷城山下見到了黃石。劉邦取得天下后,張良說,他之所以投身滅秦大業,是為了替祖國韓報仇,現在心愿已了,“愿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后世傳說黃石公和赤松子為同一人,但沒有什么根據。

舊傳〔明〕仇英《人物故事圖·子路問津》

司馬遷在魯國參觀過孔子的廟堂,親眼目睹了其中展覽的禮器。他明白了,主宰人類社會的,永遠是思想、道德和人格,而不是刀兵。“古之富貴而名磨滅者不可勝數”,只有道德文章可以永存。這清晰的事實,深刻影響了青年司馬遷的心靈。

〔秦〕李斯《嶧山碑》

秦國在擴張戰爭中,每征服一個地方,都有百姓逃往更遠的東方,不想當秦國人,因為那很辛苦。但秦國自行新法以來,摧毀了貴族,一定程度上削平了貧富之差,并用嚴厲的社會控制手段造就了一個虛假的太平景象,也有一部分人喜歡這種社會狀態。

〔明〕佚名《蘇李泣別圖》

蘇武出使西域,被匈奴扣留。單于就叫李陵和另一個降將衛律去勸降,蘇武堅決不答應。最后李陵哭著說:“嗟夫!陵與衛律之罪上通于天。”其實李陵曾孤軍奮戰,對得起漢朝了。漢武帝因為幾句譖言就殺了李陵全家,李陵當與他不共戴天才對。

〔明〕仇英《上林賦圖卷》(局部)

漢武帝為了籌措軍費,命令諸侯王朝覲聘享時必須用皮幣做玉璧的鋪墊。而這種皮幣必須用上林苑中白鹿的皮制成,由皇家專賣,每張售價四十萬,相當于四個中產之家的全部財產。這實際上是一種操縱貨幣的行為,意味著皇帝只要多殺一些上林苑中數量龐大的鹿,就可以占有別人的巨萬家資。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蓝田县| 商城县| 安溪县| 布拖县| 简阳市| 南平市| 噶尔县| 通河县| 南雄市| 尚志市| 金塔县| 株洲县| 波密县| 饶阳县| 北票市| 芮城县| 塔河县| 大连市| 邵阳县| 宿迁市| 恩施市| 乃东县| 武陟县| 开封县| 临汾市| 长丰县| 神池县| 六安市| 合肥市| 库车县| 呼和浩特市| 措勤县| 宽甸| 广州市| 淮阳县| 马山县| 蓝田县| 高州市| 芦山县| 张掖市| 河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