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鐵企業原料場工程設計標準
- 中國冶金建設協會
- 3字
- 2021-04-25 18:25:09
7 儲 存
7.1 一般規定
7.1.1 料場儲存系統宜分為煤儲存、鐵礦石和副原料等礦石儲存。
7.1.2 原料場應采用機械化堆料和取料作業方式,機械化作業應采用堆料機、取料機或堆取料機等設備。原料場面積應根據物料特性、儲存時間、堆積角、平均堆積密度、堆高、操作系數等因素計算確定。
7.1.3 采用落差較大的堆存作業方式時,應根據物料特性設置防堵、防沖擊、防磨損和防塵等措施。
7.1.4 原料儲存時間宜符合表7.1.4的規定。
表7.1.4 原料儲存時間(d)

7.1.5 原料場宜采用減少來料粒度偏析和成分波動的堆料方式。根據原料品種、粒度、品位波動,可采用定點、菱形、鱗狀堆料方式。
7.1.6 原料場可儲存鋼鐵廠內產生的返回料。
7.1.7 原料應按品種分別堆存,不應混雜。
7.1.8 料堆堆位應滿足作業要求,大宗物料應至少可在2個系統進行堆取。
7.1.9 料場宜配備輔助作業設備。
7.1.10 料堆之間未設置擋料隔墻時,相鄰料堆堆底間距不宜小于5m。
7.1.11 封閉料場內宜設置設備檢修設施及檢修通道。
7.1.12 原料場周圍應設排水設施,場外的雨水不應流入場內。料場內宜設置物料滲水排水設施。
7.1.13 原料場應設置滿足夜間作業的照明設施。
7.1.14 原料場物料堆放高度應根據物料特性、裝卸設備和場地條件確定。
7.1.15 封閉式料場宜設置車輛進出的門和通道。
7.1.16 堆料、取料設備在走行、回轉、俯仰等作業范圍內應設置防碰撞措施。
7.1.17 堆料、取料設備行走軌道兩端應設置終端限位器和止擋器,并應設置堆取料機鎖定裝置。
7.1.18 堆料、取料設備兩端部運行極限位置與相鄰建(構)筑物的距離,應滿足設備在料場兩端正常作業和檢修的要求。
7.1.19 斗輪堆料、取料設備的軌道軌頂面宜高出料場地坪0.5m~2.0m。
7.1.20 堆料、取料設備應設可變速走行機構。
7.1.21 堆料、取料設備道床宜設置裝機及檢修平臺。
7.1.22 進入料場儲存的落地燒結礦、落地焦炭、落地球團礦、廠內回收料等物料,應采用封閉式原料場或封閉式儲倉儲存,并應設置控制揚塵措施。
7.1.23 進入料場儲存的廠內回收物料應根據不同特性分別儲存。
- GB 51139-2015 纖維素纖維用漿粕工廠設計規范
- GB/T50796-2012 光伏發電工程驗收規范(英文版)
- GB/T 50554-2017 煤炭工業礦井工程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標準
- GB50588-2017水泥工廠余熱發電設計標準(英文版)
- GB/T 51331-2018 煤焦化焦油加工工程設計標準
- GB/T50609-2010石油化工工廠信息系統設計規范(英文版)
- GB50764-2012電廠動力管道設計規范(英文版)
- GB/T 51132-2015 工業有色金屬管道工程施工及質量驗收規范
- GB/T 51250-2017 微電網接入配電網系統調試與驗收規范
-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低壓電器施工及驗收規范》實施指南
- SH/T 3405-2012 石油化工鋼管尺寸系列(英文版)
- Rhinoceros三維產品建模及后期處理
- NB/T 25046-2015 核電廠水工設計規范
- GB 51181-2016 煤炭洗選工程節能設計規范
- GB/T 50619-2010(英文版)火力發電廠海水淡化工程設計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