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設備選型
4.2.1 新型設備應選用經過鑒定或經過實踐證明是先進、可靠的產品。
4.2.2 聚酰胺6聚合設備選型應符合下列規定:
1 CPL熔融槽、CPL儲罐宜采用熱水夾套或外盤管保溫;采用內盤管加熱或保溫時,內盤管應選用無縫不銹鋼管且應進行100%射線探傷;固態CPL進口側腔體與出液側間應設置多孔隔板或篩網。
2 每套聚酰胺6聚合生產線宜設獨立的CPL供料槽,該槽容積應符合下列規定:
1)全部或部分采用固態CPL時,供料槽容積宜按不小于16h的生產量、裝料系數宜按0.80~0.85計算;
2)全部采用液態CPL時,供料槽容積應按照上游己內酰胺供料狀況確定,槽車輸送不宜低于48h的生產量、裝料系數宜按0.80~0.85計算;管道輸送不宜低于8h、裝料系數宜按0.80~0.85計算,可選用多臺CPL儲槽。
3 聚合反應器真空系統宜采用液環真空泵。
4 聚酰胺6聚合裝置的萃取水儲罐容積應根據下游單體及低聚物全回用或單體回收裝置的生產能力確定,且不宜低于正常產量48h所得萃取水容量。
5 CPL循環泵、回收CPL泵宜采用夾套式磁力泵或屏蔽泵。
6 輸送萃取水、除鹽水宜選用離心泵。
7 切片干燥系統氮氣循環風機宜采用單臺配置,并應選用滿足長周期穩定運行的產品,同時應合理備用軸承、密封等易損件。
8 熔體過濾器宜采用雙腔式過濾室結構,過濾室應無死角。
9 MVR壓縮機宜采用高轉速蒸汽壓縮機,同時應合理備用軸承、密封等易損件。
10 MVR蒸發器宜采用降膜式蒸發器。
11 聚合反應器與聚合物接觸的金屬設備和管道內表面需經過拋光處理,粗糙度不宜低于現行國家標準《產品幾何技術規范(GPS) 表面結構 輪廓法 表面粗糙度參數及其數值》GB/T 1031中的Ra0.8。
12 萃取塔內部應設置導流件,塔體外壁上宜設置加熱夾套。
13 干燥塔宜采用兩段式結構,塔內應設置氮氣分配器。
4.2.3 聚酰胺66的聚合設備選型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每條聚合生產線宜設獨立的AH鹽供料槽,且容積不宜低于5h的生產量,裝料系數宜按0.80~0.85計算;
2 縮聚反應器系統的噴淋冷凝器宜采用能有效清除反應器氣相管道與噴淋冷凝器接口處集聚物的結構型式;
3 后聚合器真空系統宜采用水噴射方式;
4 反應器可選用U型臥式反應器或立式反應器;
5 與聚合物接觸的金屬設備和管道內表面須經拋光處理,粗糙度不應低于現行國家標準《產品幾何技術規范(GPS) 表面結構 輪廓法 表面粗糙度參數及其數值》GB/T 1031中的Ra0.8;
6 間歇聚合的切片料倉應帶摻混器;
7 切片干燥系統氮氣循環風機宜采用單臺配置,并應選用滿足長周期穩定運行的產品,同時應合理備用軸承、密封等易損件;
8 熔體過濾器宜采用雙腔式過濾室結構,過濾室應無死角。
4.2.4 聚酰胺56間歇聚合設備選型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聚酰胺56鹽供料槽容積不宜低于5h的生產量,裝料系數宜按0.80~0.85計算;
2 濃縮槽應配置再沸器和外盤管加熱器;
3 聚合反應器應設內列管加熱器,并帶攪拌器;
4 切片料倉應帶摻混器。
4.2.5 聚合裝置通用設備選型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熔體輸送應選用帶伴熱的專用齒輪泵;
2 液態工藝物料輸送泵應選用化工流程泵;
3 易凝結物料輸送泵應采用蒸汽或熱水夾套泵;
4 含切片和水的物料輸送應選用適宜輸送顆粒狀物料的泥漿泵或真空噴射泵;
5 輸送氫化三聯苯、聯苯和聯苯醚宜選用屏蔽泵或磁力泵;
6 輸送腐蝕性、黏稠性的聚合助劑宜選用雙隔膜計量泵;
7 輸送消光劑二氧化鈦懸浮液宜選用單螺桿泵;
8 切片輸送用氮氣壓縮機宜采用活塞壓縮機或無油螺桿壓縮機;
9 含非潔凈介質的換熱設備宜采用列管式換熱器,兩側均為潔凈介質的換熱設備應采用高效的板式換熱器。
- DL/T 5528-2017 輸變電工程結算審核報告編制導則
- GB50432-2007煉焦工藝設計規范(英文版)
- GB/T 50770-2013 石油化工安全儀表系統設計規范(英文版)
- GB/T 50441-2016 石油化工設計能耗計算標準
- GB/T 51264-2017 雙向拉伸薄膜工廠設計標準
- GB50629-2010板帶軋鋼工藝設計規范(英文版)
- 平板玻璃工廠節能設計標準
- 鄭州軌道交通機電設備運營需求標準
- DL/T5231-2010±800kV及以下直流輸電接地極施工及驗收規程(英文版)
- 鄭州軌道交通安裝工藝運營需求標準
- 鉆探、井探、槽探操作規程
- DL/T 5543-2018 特高壓輸變電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內容深度規定
- GB 50403-2017 煉鋼機械設備工程安裝驗收規范
- GB/T 51169-2016 煤炭工業礦井采掘設備配備標準
- DL/T5161.11-200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規程第11部分:電梯電氣裝置施工質量檢驗(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