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滌綸工廠設計標準
-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
- 728字
- 2021-04-25 18:27:36
4.4 設備布置
4.4.1 設備布置應遵循適當集中、合理層高、減少能耗、方便操作、易于安裝維護的原則。工藝設備布置還應兼顧其他專業設備對車間布置的要求。
4.4.2 工藝設備布置應保證生產過程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連續性和最佳路徑,應避免交叉運輸。豎向布置應充分利用物料的重力和位差。
4.4.3 設備布置應保證設備之間、設備與建筑物之間的間距和凈空高度滿足設備的操作、安裝、拆卸、檢修的要求,并應為工藝管道、運輸吊軌及空調的送回風管道和電氣、儀表的線纜槽架留出合理的安裝空間。
4.4.4 紡絲設備應按系列平行布置,操作面應采用面對面方式。
4.4.5 熔體直接紡絲的大型滌綸長絲工廠的紡絲線布置,多種品種同時生產時,生產線密度較小產品的紡絲生產線宜布置在靠近熔體分配閥處,生產線密度較大產品的紡絲生產線可布置在距離熔體分配閥較遠處。
4.4.6 熔體直接紡絲的熔體增壓泵和熔體冷卻器宜布置在紡絲車間。
4.4.7 設備不得布置在建筑變形縫上。
4.4.8 切片紡復合纖維的螺桿擠壓機宜對稱布置。
4.4.9 紡絲用熱媒蒸發器應布置在紡絲箱體下方,氣相熱媒的凝液應能自流回熱媒蒸發器。
4.4.10 紡絲線分期建設時,設備布置應滿足生產預留及發展的需要。
4.4.11 滌綸工業絲的浸膠設備及調配系統宜布置在廠區全年最小頻率風的上風側。
4.4.12 車間內設備平面布置應有合理的工藝車輛存放區和運輸通道。
4.4.13 紡絲設備布置宜預留功能型產品生產所需添加劑的配置空間。
4.4.14 智能化工廠的設備布置不應妨礙智能軌道的運行。
4.4.15 短纖維切斷機宜布置在打包機上方。
4.4.16 紡絲卷繞油劑槽布置應保證卷繞油劑能自流回油劑槽循環使用。
4.4.17 短纖維后處理車間盛絲桶往復裝置布置應避免進出運輸線路交叉,并應合理規劃盛絲桶進出的運輸路線。
4.4.18 短纖維后處理車間多條生產線的設備布置應采用操作面是面對面布置,并應留有導絲輥檢修、操作、安裝及檢修車輛運輸通道。
- DL/T 5044-2014 電力工程直流電源系統設計技術規程
- 輸變電工程經濟評價導則
- GB/T 51121-2015 風力發電工程施工與驗收規范
- GB 51177-2016 升船機設計規范
- GB/T 50441-2016 石油化工設計能耗計算標準
- GB/T 51331-2018 煤焦化焦油加工工程設計標準
- DL/T 5512-2016 火力發電廠熱工檢測及儀表設計規程
- GB50148-2010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力變壓器、油浸電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驗收規范(英文版)
- 石油化工廠際管道工程技術標準
- 換流站接地極設計文件內容深度規定
- 鄭州軌道交通機電設備運營需求標準
- GB/T 50459-2017 油氣輸送管道跨越工程設計標準
- Rhinoceros三維產品建模及后期處理
- GB/T 51293-2018 城市軌道交通給水排水系統技術標準
- GB50742-2012煉鋼機械設備安裝規范(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