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上架空輸電線路設計技術規程
-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
- 1271字
- 2021-04-25 18:29:47
4.2 水文條件
4.2.1 海中基礎設計需考慮潮汐、波浪、海流、冰凌、泥砂沖淤等水文條件,水文資料均應具有代表性,設計水文條件的重現期宜與上部結構設計重現期一致。
4.2.2 潮汐資料應包括下列內容:
1 潮汐資料分析宜以當地理論最低潮面為基準面,并應給出與測量所采用高程系統的關系;潮位特征值應包括平均海平面,歷年最高、最低潮位和最大潮差,多年平均高、低潮位和年平均潮差,漲落潮歷時、潮型等,需要時尚應統計不同季節的潮位特征值;
2 設計水位應包括設計高水位、設計低水位和相應重現期的極端高水位和極端低水位;另宜提供重現期為5年和100年的極端高、低水位供參考對比;
3 設計高、低水位及其他潮位特征值應根據場址范圍內完整的1年或多年實測潮汐資料確定;實測時間不足1年時,應采用短期同步差比法將實測資料與具備類似條件附近驗潮站的資料進行同步相關分析,計算確定設計高、低水位;
4 極端高、低水位應根據不少于連續20年的年最高(低)潮位資料確定;實測資料連續時間不足時,應采用極值同步差比法與附近具備類似條件且連續觀測不少于20年驗潮站的資料進行同步相關分析,計算確定極端高、低水位;
5 短期同步差比法、極值同步差比法等同步相關分析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港口與航道水文規范》JTS 145的相關規定。
4.2.3 波浪資料應包括下列內容:
1 應根據工程所處海域完整的1年或多年逐時觀測資料,統計分析后確定各方向區間內相應設計重現期的波浪要素,包括波型、波高、波向和周期等,另宜提供重現期為5年和100年的波浪要素供參考對比;
2 波高和周期應分級統計,其中波高應包括波列累積頻率分別為1%、5%和13%的波高H1%、H5%、H13%以及平均波高,波周期應包括與設計波高同一重現期的周期T及平均周期
;應考慮風向與外海波浪的作用,確定海中桿塔處最不利的波浪方向;
3 采用年極值頻率分析方法確定不同重現期的設計波浪要素,應有不少于20年的波浪觀測資料,連續觀測資料不足時也可采用氣象資料推算確定,具體分析和計算方法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港口與航道水文規范》JTS 145的相關規定;
4 對大水深的海中基礎,重現期100年和重現期50年的同一波列累積頻率波高比≥1.15時,其設計波浪和極端高水位的重現期均可取為100年。
4.2.4 海流資料應包括海流類型、性質、流場概況和海流特征值,并符合下列規定:
1 海流資料宜在工程水域實測獲得,觀測時間不小于1年,可選取典型季節的代表月中大、中、小潮期內分別進行全潮連續觀測;
2 應確定相應重現期的漲潮、落潮設計流速及流向,另宜提供重現期為5年和100年的漲潮、落潮流速和流向供參考對比。
4.2.5 海冰資料應包括海冰基本情況、歷年冰況統計資料、冰期、冰況、冰型、月分布特征和流冰密集度等。
4.2.6 泥砂運移和海床沖淤資料應包括下列內容:
1 工程海域全潮水文觀測所得典型季節、典型潮汐過程下的懸沙含量和粒徑分析等資料,大范圍及工程海域的海底地質采樣粒度分析等資料;
2 工程海域不同歷史時期的海床演變特征和海底地形沖淤情況;
3 海中塔基范圍內的最大沖刷坑深度。
4.2.7 海中基礎和桿塔設計時,尚應勘察確定場址范圍內海水及地基土的鹽度、空氣鹽霧等特征,必要時宜取得海域內相關水溫資料和泥溫資料。
- 電力調度數據網絡工程設計規程
- DL/T 5546-2018 自然通風冷卻塔防腐設計導則
- 真空電子器件生產線設備安裝技術標準
- 電磁式流量傳感器測量方法及理論
- 微波集成組件生產工廠工藝設計標準
- GB50049-2011小型火力發電廠設計規范(英文版)
- GB 51220-2017 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封場技術規范
- GB/T 50761-2018 石油化工鋼制設備抗震設計標準
- GB 51303-2018 船廠工業地坪設計標準
- SH/T 3405-2012 石油化工鋼管尺寸系列(英文版)
- DL/T5232-2010±800kV及以下直流換流站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程(英文版)
- 計算機自適應語言測試模型設計與效度驗證
- GB/T 51277-2018 礦山立井凍結法施工及質量驗收標準
- GB/T 51292-2018 無線通信室內覆蓋系統工程技術標準
- 風光儲聯合發電站調試及驗收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