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6.1 紅焦輸送及裝入系統

6.1.1 紅焦運送車輛的配置數量應滿足爐組生產操作和檢修的要求。典型焦爐爐組紅焦運送車輛的配置應符合表6.1.1的規定。

表6.1.1 典型焦爐爐組紅焦運送車輛配置(臺)

img

注:單孔炭化室焦炭產量大于35t且干熄焦配置橫移牽引裝置時,紅焦運送車輛應配置自驅式焦罐車。

6.1.2 紅焦運送車輛與熄焦車軌道兩側構筑物或設備間的距離不宜小于150mm。

6.1.3 電機車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焦爐熄焦以干熄焦為主、濕熄焦備用時,應采用干濕兩用電機車。

2 電機車應具有牽引兩臺焦罐車和一爐焦炭的牽引力。

3 電機車應具備較高的自動控制水平和完善的安全保護功能,并應采用重心低、輪壓均勻的車體結構。

4 電機車走行應采用變頻調速控制,且驅動裝置應易于檢修。

5 焦罐車在干熄站的對位精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1)設置自動對位裝置時,對位偏差應為±100mm;

2)未設置自動對位裝置時,對位偏差應為±20mm。

6 電機車的加速度和運行速度應滿足紅焦輸送系統單爐操作時間的要求。

7 采用圓形旋轉焦罐時,電機車應設置控制焦罐旋轉的變頻調速系統和控制系統。

8 焦罐車應設置位置檢測及傳遞信號用接近開關,且安裝磁性接近開關的支架應采用非磁性材質。

9 電機車應配套設置與焦罐車、濕熄焦車連接的機械、氣路和具有防水功能的電路連接裝置。連接裝置數量應根據電機車服務的濕熄焦車和焦罐車的數量確定。

6.1.4 焦罐車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宜采用圓形旋轉焦罐;

2 使用方形焦罐時,宜采用定點接焦;

3 焦罐有效容積應滿足單孔最大推焦量要求;

4 焦罐襯板的固定方式應滿足熱膨脹要求并易于拆卸;

5 襯板與焦罐構架接觸部位應設置陶瓷纖維隔熱氈;

6 焦罐底閘門、罐底斜坡、罐頂坡口以及方形焦罐接焦斜坡等部位應采用耐熱鑄鋼襯板;

7 焦罐底部應設置耐高溫密封裙邊;

8 運載車應設置檢測焦罐有、無的接近開關;

9 與圓形旋轉焦罐配套的運載車應設置檢測轉盤停止及停止位置確認的檢測開關,且準確停止信號應與電機車或自驅式焦罐車的走行機構設置連鎖;

10 自驅式焦罐車應具有牽引另一臺自驅式焦罐車和一爐焦炭的牽引力;無驅式濕熄焦車也使用自驅式焦罐車牽引時,自驅式焦罐車應具有牽引一臺無驅焦罐車、一臺無驅式濕熄焦車和一爐焦炭的牽引力;

11 自驅式焦罐車走行機構應采用多點驅動,且應采用變頻調速控制;

12 與橫移牽引裝置配套的運載車應設置橫移臺車機械鎖緊裝置和防傾支撐輪;

13 與橫移牽引裝置配套或與單孔焦炭產量大于40t焦爐配套的圓形旋轉焦罐的運載車應設置焦罐回轉臺鎖閉裝置;

14 焦罐底閘門應采用耐高溫、抗腐蝕的不銹鋼材質;

15 焦罐底閘門的耳軸與軸套之間應設置熱膨脹間隙;

16 焦罐車兩端應設置機械、氣路和具有防水功能的電路連接裝置。

6.1.5 采用直接提升方式的干熄焦應設置自動對位裝置,其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液壓站應采用雙泵、雙電機配置,并應設置液位計、溫度控制器及過濾器;

2 自動對位裝置鎖緊精度應保證焦罐車在干熄站的允許對位偏差為±10mm;

3 自動對位裝置的兩個液壓缸應同步動作;

4 液壓管路應采用不銹鋼材質,且寒冷地區的液壓管路應保溫;

5 自動對位裝置處于夾緊狀態時,應通過控制系統向電機車或自驅式焦罐車發出鎖車信號;

6 自動對位裝置處于非完全打開狀態時,應通過控制系統發出禁止站外熄焦車輛進入干熄站的信號。

6.1.6 提升機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額定起重量應為焦罐和焦炭的質量總和。

2 整機工作級別應為A8級,起升機構的工作級別應為M8級,走行機構的工作級別應為M7級。

3 直接提升時,提升機單爐操作時間應小于電機車或自驅式焦罐車的單爐操作時間;使用橫移牽引裝置時,提升機和橫移牽引裝置的單爐操作時間之和應小于電機車或自驅式焦罐車的單爐操作時間。

4 起升機構和走行機構均應設置兩套驅動裝置,可一用一備,也可同時工作。當其中一套發生故障時,另一套應至少完成一個工作循環。

5 起升機構的每套驅動裝置均應在高速軸上設置兩臺制動器,制動器的安全系數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起重機設計規范》GB/T 3811的有關規定。起升機構的制動器應具有制動襯墊磨損自動補償功能,并應具有開閘檢測功能。

6 鋼絲繩纏繞系統應保證其中一根鋼絲繩斷裂時焦罐不會跌落。鋼絲繩的安全系數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起重機設計規范》GB/T 3811的有關規定。鋼絲繩應采用金屬芯鋼絲繩。

7 吊具應具有機械聯動的脫鉤和掛鉤功能,并應設置防止意外脫落裝置。

8 焦罐蓋內側應設置耐高溫隔熱層,頂部應設置排氣孔。

9 應設置檢修提升機內部件的起吊設備。

10 提升機計算機控制系統應通過不間斷電源供電。

11 控制系統應具有全自動、半自動和手動運行功能。

12 起升及走行機構宜采用變頻調速控制。提升定位偏差應為±45mm,走行定位偏差應為±20mm。

13 提升機應具備自動運行所要求的連鎖、控制及安全保護功能。提升機與裝入裝置及電機車或橫移牽引裝置之間應設置完善的通信和連鎖。超極限限位、超速等重要的安全聯鎖信號應采用硬線連接通信方式。

14 主電氣控制柜應設置在干熄焦綜合電氣室內。

15 主電氣控制柜和提升機的司機室、機械室等處應設置緊急停止裝置,并應采用硬線連接方式。

16 提升機應在避雷裝置的有效保護范圍內,否則應采取防雷保護措施。

17 提升機應設置風速、風向儀,在風速不大于20m/s時提升機應正常作業。

18 提升機應設置防風錨定裝置。

6.1.7 橫移牽引裝置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橫移牽引裝置應具有牽引橫移臺車、焦罐和一爐焦炭的牽引力;

2 牽引驅動機構和掛鉤操作機構應一開一備配置,且牽引驅動機構應采用變頻調速控制;

3 橫移臺車在提升井架下的對位偏差應為±10mm;

4 提升井架側橫移臺車走行軌道的端部應設置緩沖器;

5 應為牽引機構及橫移臺車的走行設置導向輥輪和導向軌道。

6.1.8 遷車臺及焦罐檢修站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遷車臺中停車線的數量和長度應滿足熄焦車輛更換要求,并應至少設置一條檢修線。

2 遷車臺臺車長度應與焦罐車或濕熄焦車的長度相適應。

3 遷車臺應配套設置臺車用緩沖器、定位器及行程限位開關。

4 熄焦車輛在遷車臺臺車和遷車臺停車線或檢修線間的遷移應采取下列一項或多項措施:

1)在遷車臺臺車上設置卷揚裝置,在停車線或檢修線尾部設置定滑輪;

2)設置牽引單臺熄焦車輛的專用牽引車;

3)在遷車臺臺車、遷車臺停車線或檢修線旁設置供電滑觸線。

5 干熄焦應設置焦罐檢修站,并宜布置在遷車臺附近或熄焦車軌道端部。

6.1.9 裝入裝置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爐蓋應內襯隔熱澆注料及耐火澆注料;

2 裝入料斗上部應設置防塵蓋板和吸塵孔,下部應設置防塵水封罩;

3 裝入料斗重量過大時,應采用上部固定、下部移動的分體式結構;

4 裝入裝置應由采用變頻調速控制的電動缸或電液缸驅動,并應設置雙重保護的行程限位開關;

5 裝入裝置應設置潤滑裝置,并宜實現自動給脂;

6 裝入料斗內與焦炭接觸的部位應設置耐磨襯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宁县| 马鞍山市| 特克斯县| 城固县| 城口县| 马尔康县| 合水县| 宁明县| 铜梁县| 建昌县| 左权县| 西峡县| 永嘉县| 印江| 巫溪县| 呼伦贝尔市| 开封市| 南乐县| 辽阳市| 贡觉县| 高要市| 青冈县| 天等县| 伊通| 余姚市| 峨山| 广平县| 永新县| 观塘区| 周宁县| 渝中区| 乐亭县| 巴中市| 涞源县| 沁阳市| 正安县| 曲松县| 绍兴市| 海南省| 乐清市| 灵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