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 基本規定

3.0.1 巖溶地區地基基礎的設計等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的規定。

3.0.2 巖溶地區的勘察應查明建設場地巖溶的發育程度和分布規律、地基巖土的工程特性和地下水埋藏條件,并應對場地及地基做出綜合評價。

3.0.3 巖溶發育程度的劃分應符合表3.0.3的規定。

表3.0.3 巖溶發育程度

img

3.0.4 巖溶地區的地基根據地層組成狀況可分為下列類型:

1 土質地基:根據土的特性可分為紅黏土地基、軟土地基、填土地基和混合土地基;

2 土巖組合地基:根據巖土組合特征可分為半巖半土、多巖少土、多土少巖、上巖下土等土與巖石組合的地基;

3 巖溶地基:根據埋藏條件可分為裸露型、淺覆蓋型、深覆蓋型和埋藏型等地基;根據巖溶發育條件可分為溶洞地基、溶溝(槽)地基、溶蝕(裂隙、漏斗)地基、石芽地基、土洞地基;

4 巖石地基。

3.0.5 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乙級的建筑物宜避開巖溶強發育的地段。存在下列情況之一且未經處理不應作為建筑物地基:

1 淺層溶洞成群分布,洞徑大,洞體不穩定的地段;

2 溶溝(槽)、溶蝕(裂隙、漏斗)、石芽等強發育,其中充填物為軟弱土體的地段;

3 溶洞、土洞以及塌陷等巖溶強發育的地段;

4 巖溶水排泄不暢,可能造成場地淹沒的地段;

5 導水構造破碎帶或斷層交匯的地段;

6 巖溶中等發育且存在層流、越流潛蝕形成土洞條件的地段。

3.0.6 地基基礎設計時,所采用的作用效應與相應的抗力限值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的規定。

3.0.7 巖溶地區地基基礎的勘察、設計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的規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珠海市| 甘德县| 缙云县| 嵊泗县| 南华县| 闸北区| 石狮市| 万盛区| 当涂县| 上蔡县| 盈江县| 河北省| 九江县| 平果县| 亚东县| 手机| 贺兰县| 湾仔区| 财经| 深水埗区| 开阳县| 鄂州市| 林芝县| 吉安县| 七台河市| 绍兴市| 武安市| 宕昌县| 泌阳县| 怀柔区| 灌阳县| 苏尼特左旗| 鹰潭市| 阿坝县| 宁武县| 团风县| 察雅县| 尉犁县| 商河县| 龙州县| 马尔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