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51238-2018 巖溶地區建筑地基基礎技術標準
-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 624字
- 2021-04-20 11:33:15
3 基本規定
3.0.1 巖溶地區地基基礎的設計等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的規定。
3.0.2 巖溶地區的勘察應查明建設場地巖溶的發育程度和分布規律、地基巖土的工程特性和地下水埋藏條件,并應對場地及地基做出綜合評價。
3.0.3 巖溶發育程度的劃分應符合表3.0.3的規定。
表3.0.3 巖溶發育程度

3.0.4 巖溶地區的地基根據地層組成狀況可分為下列類型:
1 土質地基:根據土的特性可分為紅黏土地基、軟土地基、填土地基和混合土地基;
2 土巖組合地基:根據巖土組合特征可分為半巖半土、多巖少土、多土少巖、上巖下土等土與巖石組合的地基;
3 巖溶地基:根據埋藏條件可分為裸露型、淺覆蓋型、深覆蓋型和埋藏型等地基;根據巖溶發育條件可分為溶洞地基、溶溝(槽)地基、溶蝕(裂隙、漏斗)地基、石芽地基、土洞地基;
4 巖石地基。
3.0.5 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乙級的建筑物宜避開巖溶強發育的地段。存在下列情況之一且未經處理不應作為建筑物地基:
1 淺層溶洞成群分布,洞徑大,洞體不穩定的地段;
2 溶溝(槽)、溶蝕(裂隙、漏斗)、石芽等強發育,其中充填物為軟弱土體的地段;
3 溶洞、土洞以及塌陷等巖溶強發育的地段;
4 巖溶水排泄不暢,可能造成場地淹沒的地段;
5 導水構造破碎帶或斷層交匯的地段;
6 巖溶中等發育且存在層流、越流潛蝕形成土洞條件的地段。
3.0.6 地基基礎設計時,所采用的作用效應與相應的抗力限值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的規定。
3.0.7 巖溶地區地基基礎的勘察、設計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的規定。
推薦閱讀
- GB50950-2013光纜廠生產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質量驗收規范(英文版)
- GB50551-2010球團機械設備安裝工程質量驗收規范(英文版)
- GB50168-200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英文版)
- 海上風力發電場勘測標準
- GB 51185-2016 煤炭工業礦井抗震設計規范
- GB 50309-2017 工業爐砌筑工程質量驗收標準
- GB/T 50943-2015 海岸軟土地基堤壩工程技術規范
- GB/T 51331-2018 煤焦化焦油加工工程設計標準
- 巖土靜力載荷試驗規程
- 核電站鋼板混凝土結構技術標準
- GB 50169-2016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
- GB/T 51193-2016 聚酯及固相縮聚設備工程安裝與質量驗收規范
- GB50473-2008鋼制儲罐地基基礎設計規范(英文版)
- 電力系統無功補償及調壓設計技術導則
- GB 50588-2017 水泥工廠余熱發電設計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