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5 地基計算和基礎設計

5.1 一般規定

5.1.1 巖溶地區地基基礎設計除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的有關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當滿足地基穩定性和變形要求時,基礎宜淺埋;

2 穩定溶洞的完整頂板經驗算滿足強度要求后可作為基礎持力層;

3 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乙級的建筑物應進行地基穩定性分析。

5.1.2 巖溶地區地基基礎設計時應進行下列分析:

1 有無崩塌、滑坡、泥石流、塌陷、地裂縫等不良地質現象;

2 有無影響場地穩定性的斷層、破碎帶、采空區、溶洞和土洞;

3 挖方、填方、堆載和卸載對地基基礎穩定性的影響;

4 基巖面的起伏變化,有無影響地基基礎穩定性的巖層傾角和臨空面;

5 地表水和地下水對地基基礎的影響。

5.1.3 巖溶地區的基礎埋深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基礎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當必須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下時,應采取地基土(巖)在施工時不受擾動的措施。當基礎埋置于易風化、易軟化、裂隙發育的巖石上時,施工時應在基坑開挖后立即澆筑墊層進行封閉。當地下水有腐蝕性時,應對基礎采取防腐措施。

2 置于紅黏土地基上的三層或三層以下砌體建筑,確定其基礎埋深時應分析紅黏土的脹縮性對上部結構的影響,其埋深宜大于大氣影響急劇層深度;當基礎埋深小于大氣影響急劇層深度時,宜采取防水保濕等措施。

3 當地基為斜坡時,基礎寬度方向的埋置深度不宜有差異;條形基礎在長度方向可設置臺階,土質地基每級臺階高度不宜大于500mm,長度不宜小于臺階高度的2倍;巖石地基基底臺階的高寬比,可根據巖石原表面的坡度及基礎材料確定,但臺階高度不宜大于1000mm,長度不宜小于臺階高度。

4 嵌巖樁的嵌巖深度應綜合荷載、上覆土層、基巖質量、樁徑和樁長等因素確定。當樁端全斷面嵌入平整、完整的堅硬巖和較硬巖時,基樁嵌巖深度不宜小于0.2倍樁徑,且不應小于0.2m;當樁端嵌入傾斜的完整和較完整巖時,基樁全斷面嵌入深度不宜小于0.4倍樁徑,且不小于0.5m;當樁端嵌入傾斜度大于30%的中風化巖時,宜根據傾斜度及巖石完整性加大嵌入深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多伦县| 中西区| 铜川市| 西林县| 长乐市| 崇礼县| 孝昌县| 阿勒泰市| 汨罗市| 玛沁县| 建湖县| 荣昌县| 昭苏县| 北辰区| 晋江市| 江安县| 勐海县| 仙游县| 灵璧县| 神木县| 江华| 德州市| 揭阳市| 抚远县| 北辰区| 曲松县| 文山县| 忻州市| 合作市| 吉木乃县| 凤庆县| 绩溪县| 康乐县| 通化县| 新疆| 昌黎县| 邮箱| 云梦县| 淮北市| 关岭| 遂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