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51339-2018 非煤礦山采礦術語標準
-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 2249字
- 2021-04-20 11:32:06
3.3 礦產勘查
3.3.1 勘查階段 stages of exploration
按不同詳細程度依次進行的礦產勘查工作的階段。我國現將勘查階段分為預查、普查、詳查、勘探等階段。
3.3.2 勘查程度 degree of exploration
礦區及礦床工程控制程度和地質研究程度的總稱。
3.3.3 預查 reconnaissance
依據區域地質和物化探異常研究結果、初步野外觀測、極少量工程驗證結果等,提出可供普查的礦化潛力較大地區。
3.3.4 普查 prospecting
對礦化潛力較大地區、物化探異常區,采用露頭檢查、地質填圖、數量有限的取樣工程及物化探方法進行的大致勘查工作。
3.3.5 詳查 general exploration
對普查圈出的詳查區通過大比例地質填圖及各種勘查方法和手段,用比普查階段密的系統取樣工程進行的基本勘查工作。
3.3.6 勘探 detailed exploration
對已知具有工業價值的礦床或以詳查圈出的勘探區,通過系統加密各種取樣工程進行的詳細勘查工作。
3.3.7 基建探礦 pre-production exploration
在礦山基建過程中,按礦山設計確定的先期開采地段,為投產所需要的采準、切割做準備而進行的探礦工作。
3.3.8 生產探礦 exploration during production
在礦山生產過程中,根據開采的需要,在地質探礦工作的基礎上進行的探礦工作。
3.3.9 礦床勘查類型 complexity of mineral deposits
按礦床主要地質特點的復雜程度及其對勘查工作難易程度的影響進行的礦床分類。
3.3.10 工程間距 exploration grid
最相鄰勘查工程控制礦體的實際距離。
3.3.11 物探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用物理原理和相應的儀器設備,研究地質構造和測量區域內地球物理場的變化,以發現與礦化和其他地質特征有關的地球物理異常的一種勘查方法,也稱地球物理勘探。
3.3.12 槽探 trench exploring
在地表挖掘探槽以揭露地質和礦產現象的一種勘查手段。
3.3.13 坑探 pit exploring
挖掘不同類型的坑道,以揭露地質和礦產現象的一種勘查手段。
3.3.14 鉆探 drilling
用鉆機按一定設計傾角和方位角向地下鉆孔,通過取出孔內巖芯、礦芯、巖屑、巖粉,或在孔內放入測試儀器,以了解地下巖層、礦產或地質構造等的一種勘查手段的總稱。
3.3.15 巖芯 core
在鉆探工程中根據需要使用巖芯鉆頭及其他取芯工具,從孔內取出的圓柱狀或形狀不規則的巖塊。
3.3.16 巖芯采取率 core recovery
某一段孔身內所取得的巖芯累積長度與該段進尺的百分比。
3.3.17 地質編錄 geological logging
用文字、圖件、影像、表格等形式,把地質勘查和礦山生產過程中所觀測到的地質和礦產現象、采樣、分析以及綜合研究的結果,系統、客觀地反映出來的工作過程。
3.3.18 巖芯采樣 core sampling
是以鉆探獲得的巖芯或礦芯為對象所進行的采樣工作。
3.3.19 巖/礦屑采樣 chip sampling
使用反循環鉆進或沖擊鉆進等方式收集巖/礦屑作為樣品的采樣方法,主要用于確定礦石的品位以及大致進行巖性分層。
3.3.20 品位控制 grade control
礦山生產過程中為準確查明礦石品質的空間變化,以最終確定礦體或不同類型礦石邊界的工作。
3.3.21 品位控制取樣 grade control sampling
為完成品位控制工作而進行的取樣。
3.3.22 樣品加工制備 sample preparation
為了滿足化學分析或其他測試對樣品最終重量和顆粒大小的要求,對原始樣品進行破碎、過篩、混勻和縮減的工作,簡稱樣品加工。
3.3.23 樣品分析 sample analysis
對樣品中不同組分的含量及其存在形式進行定量分析或定性分析的工作統稱。
3.3.24 基本分析 basic analysis
為了解礦石中一種或幾種主要有益、有害組分的含量,及其變化情況而進行的樣品化學分析。是圈定礦(化)體、劃分礦石類型、品級、進行資源量估算的主要依據。也稱普通分析。
3.3.25 組合分析 composite analysis
為了解礦(化)體內具有綜合回收利用價值的有益組分,或影響礦產選冶性能的有害組分(包括造渣組分)的含量和分布規律而進行的樣品分析,分析結果可用于綜合評價及伴生有益組分的估算。
3.3.26 化學全分析 total elements analysis
為全面了解不同類型礦石中各種元素及組分的含量,而進行的樣品化學分析。
3.3.27 物相分析 phase analysis
為確定某元素在礦石中存在的形式而進行的分析。
3.3.28 內檢分析 internal check analysis
為評定原分析結果的偶然誤差,在同一實驗室進行的檢查分析。
3.3.29 外檢分析 external control
為評定原分析結果的系統誤差,在另一實驗室進行的檢查分析。
3.3.30 仲裁分析 umpire analysis
由第三方實驗室進行的檢查分析。
3.3.31 品位 grade
礦石或精礦產品中,不同組分或礦物的單位含量。
3.3.32 品位變異系數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OV)of grade
品位的標準差與品位的算術平均值的比值,用百分率表示。
3.3.33 特高品位 extreme high grade
在礦化不均勻或極不均勻的礦床中,非人為因素形成的無規律出現的品位值極高的少數樣品的品位,也稱風暴品位。
3.3.34 厚度變化系數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thickness
礦體厚度的標準差,占礦體厚度的算術平均值的百分率。是表示礦體厚度或形態變化的一種指標。
3.3.35 體積密度 density
自然狀態下單位體積內礦、巖石的質量,舊稱體重。
3.3.36 含水率 moisture
自然狀態下礦、巖石中自由水的含量,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3.3.37 工業指標 cut-offs
在當前技術經濟條件下,對礦產質量和開采技術條件提出的指標要求,作為評定礦床工業價值、圈定礦化體、估算資源量和儲量的依據。
3.3.38 邊界品位 sample cut-off grade
采用幾何圖形法在資源量估算圈定礦體時,對單個樣品中有用組分含量的最低要求,用于區分礦石與廢石或夾石的界線。
3.3.39 最低工業品位 break-even cut-off grade
在當前技術經濟條件下,工業上可以利用的單個見礦工程主要有用組分平均含量的最低要求,是劃分經濟的資源量和邊際經濟的資源量的標準之一。
3.3.40 邊際品位 block cut-off grade
工業上可以利用的礦塊的最低平均品位要求,是最低工業品位的另一種表達方式。
3.3.41 最小可采厚度 minimum mining thickness
在當前技術經濟條件下,礦石品位已達到工業品位,并有開采價值的單層礦體的最小厚度。
3.3.42 米百分值 meter-percent per tonne
在目前技術經濟條件下,對某些礦產,特別是工業利用價值較高的礦產中,厚度小于可采厚度,而品位大于工業品位的礦體厚度與品位乘積的最低工業要求。品位單位用米百分率來表示。
3.3.43 米克噸值 meter-grams per tonne
米百分值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品位用m·g/t來表示。
3.3.44 夾石剔除厚度 maximum thickness allowance for waste dilution
采用幾何圖形法圈定礦體時,夾在礦體中允許作為礦石圈定的非工業礦石或廢石部分的最大厚度。
3.3.45 有害雜質允許含量 allowance of deleterious
礦石中含有的對產品質量和選冶加工生產過程中產生有害影響的組分的最大允許含量。
- 海上風力發電場勘測標準
- GB 50222-2017 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
- GB50542-2009石油化工廠區管線綜合技術規范(英文版)
- GB 51221-2017 城鎮污水處理廠工程施工規范
- GB50377-2006選礦機械設備工程安裝驗收規范(英文版)
- 換流站接地極設計文件內容深度規定
- GB50402-2007燒結機械設備工程安裝驗收規范(英文版)
- GB/T 51218-2017 機械工業工程設計基本術語標準
- GB50679-2011煉鐵機械設備安裝規范(英文版)
- GB/T 50312-2016 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
- DL/T 5097-2014 火力發電廠貯灰場巖土工程勘測技術規程
- GB 51236-2017 民用機場航站樓設計防火規范
- 核電廠混凝土結構技術標準
- DL/T 5153-2014 火力發電廠廠用電設計技術規程
- YS/T 5425-2014 有色金屬加工設備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