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 50414-2018 鋼鐵冶金企業設計防火標準
- 中國冶金建設協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 1103字
- 2021-04-20 11:21:25
6.3 焦 化
6.3.1 焦化設施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煤氣凈化裝置應布置在焦爐的機側或一端,其建(構)筑物最外邊緣距大型焦爐爐體邊緣不應小于40.0m,距中、小型焦爐不應小于30.0m;當采用搗固煉焦工藝,煤氣凈化裝置布置在焦側時,其建(構)筑物最外邊緣距焦爐熄焦車外側軌道邊緣不應小于45.0m(當焦側同時布置有干熄焦裝置時,該距離為距干熄爐外壁邊緣的距離);
2 精苯車間不宜布置在廠區中心地帶,與焦爐爐體的凈距不應小于50.0m;
3 甲、乙類液體及危險品的鐵路裝卸線宜為直線,如為曲線,其彎曲半徑不應小于500.0m,且縱向坡度應為0。在盡頭線上取送車時,其終端車位的末端至車擋前的安全距離不宜小于10.0m。
6.3.2 備煤系統應符合本標準第6.2.2條的規定。
6.3.3 焦爐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焦爐的布置和煤氣設備的結構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焦化安全規程》GB 12710的有關規定;
2 煤塔漏嘴不宜采用煤氣明火烘烤保溫;采用煤氣明火烘烤保溫時,必須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
3 集氣管壓力超過放散壓力上限時,應能自動放散,并應設置自動點火裝置;低于放散壓力下限時,應能自動關閉;集氣管的放散管口應高出集氣管操作走臺臺面不小于5.0m;
4 機側、焦側的操作平臺應采取防止紅焦和火種下漏的措施;
5 攔焦機、電機車的液壓站和電氣室內受高溫烘烤的墻壁與地板均應襯有不燃燒絕熱材料。
6.3.4 在熄焦車運行范圍內,與熄焦車軌道鄰近的建筑物不得采用可燃材料。
6.3.5 干熄槽的運焦輸送機宜采用耐熱溫度不低于200℃的輸送帶,濕法熄焦的運焦輸送機宜采用耐熱溫度不低于120℃的輸送帶。
6.3.6 地下室焦爐煤氣管道應在末端設置泄爆裝置或煤氣低壓自動充氮保護設施。煤氣主管末端設置泄爆裝置時,應設置將泄壓氣體直接引至室外的管道。
6.3.7 煤氣凈化及化工產品精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工藝裝置、泵類及槽罐等宜露天布置,或布置在敞開、半敞開的建(構)筑物內;
2 甲、乙類火災危險生產場所的設備和管道,其絕熱材料應采用不燃或難燃材料,并應采取防止可燃物滲入絕熱層的措施;
3 進入甲類液體槽罐區內的機車宜采用安全型內燃機車,當采用普通蒸汽機車時,必須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
4 固定頂式甲、乙類液體貯槽,其槽頂排氣口與呼吸閥或放散管之間應設置阻火器;
5 固定頂式甲類液體貯槽應采取減少日曬升溫的措施;
6 初餾分貯槽應布置在油槽(庫)區的邊緣,其四周應設置防火堤,防火堤內的地面和堤腳均應做防水層。
6.3.8 化驗室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煤氣凈化區、化工產品精制區的現場化驗室應獨立設置;當必須與有爆炸危險的甲、乙類廠房毗鄰時,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燒性墻體與其他部位隔開,其門窗應設置在非防爆區;化驗室與油槽(罐)的間距應符合本標準第4.2.3條表4.2.3的規定;
2 存在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質的化驗室應設置通風設施,宜采用機械通風裝置。
- DL/T 5526-2017 換流站噪聲控制設計規程
- GB 51177-2016 升船機設計規范
- GB 50309-2017 工業爐砌筑工程質量驗收標準
- YD/T 5131-2005 移動通信工程鋼塔桅結構設計規范(英文版)
- GB 51179-2016 煤礦井下煤炭運輸設計規范
- GB/T51050-2014鋼鐵企業能源計量和監測工程技術規范(英文版)
- 電磁式流量傳感器測量方法及理論
- 真空電子器件生產線設備安裝技術標準
- DL/T5161.3-200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規程第3部分:電力變壓器、油浸電抗器、互感器施工質量檢驗(英文版)
- DL/T 5512-2016 火力發電廠熱工檢測及儀表設計規程
- 水泥工廠環境保護設施設計標準
- GB 51258-2017 玻璃纖維工廠設計標準
- GB 51333-2018 厚膜陶瓷基板生產工廠設計標準
- DL/T 5156.1-2015 電力工程勘測制圖標準 第1部分:測量
- GB/T 50050-2017 工業循環冷卻水處理設計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