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 50288-2018 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標準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 945字
- 2021-04-20 11:19:58
7.4 井 排 水
7.4.1 井排水應根據排水區的水文地質條件和排水需要,經濟合理地選擇井位、井型和布置形式。
7.4.2 排水井宜采用管井,結構可與灌溉管井相同。當淺層各類巖性的透水性較好時,宜設置成淺井,井管應全部采用過濾管;當淺層巖性透水性較差時,宜選取輔射井、大口井、臥管井等形式的排水井。
7.4.3 排水水質符合灌溉要求時,排水井應作為灌溉補充水源,利用排水量灌溉農田。排水區排水量、水質均滿足灌溉要求時,可布置成兼顧排水與灌溉雙重任務的“以灌代排”井,井數及井型可結合灌溉要求確定。
7.4.4 改良鹽堿地或防治土壤鹽堿化需要排除含鹽地下水時,排水井的過濾管段宜控制在含鹽地下水層內,并應封閉其他含水層段。
7.4.5 排出的含鹽水應利用溝(管)道直接排入承泄區。利用排出的含鹽水進行灌溉時,應進行專門的試驗研究。
7.4.6 排水井群布置形式可采用方格網形、梅花形、圓弧形、線形等。水文地質條件差異小、排水要求基本相同地區或地段,可均勻布井;水文地質條件復雜時,井距應通過現場試驗確定。
7.4.7 井排水區的排水設計參數應通過分區專門試驗或采用試驗與理論計算相結合的方法確定,缺少試驗資料地區,可依據排水設計標準及要求,按下列方法確定:
1 排水區的地下水位設計控制深度、排水量、排水模數、排水歷時等應綜合排水任務、目標、水文地質條件等因素分析確定。
2 排水區只有采取集中時間排水,才能在設計排水歷時內將地下水位降至設計控制深度時,宜采用排水模數法確定排水井數,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式中:N——排水井數(眼);
Wp——設計排水量(m3);
Ap——設計排水面積(km2);
qh——設計排水模數[m3/(s·km2)];
Q——單井出水量(m3/h),經現場抽水試驗確定;
T——排水歷時(d),依據排水設計標準分析確定;
t——日運行時數(h/d)。
3 排水區不需要采取集中時間排水,就可在設計排水歷時內將地下水位降至設計控制深度時,宜采用平均排除法確定排水井數,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式中:N——排水井數(眼);
Wn——排水區年需排水量(m3);
W1——排水區入滲補給量(m3);
W2——排水區地下水位設計下降深度相應排水量(m3);
W3——排水區側向徑流補給量(m3);
Q——單井出水量(m3/h),經現場抽水試驗確定;
Tn——排水井年運行歷時(d);
t——日運行時數(h/d)。
7.4.8 排水井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機井技術規范》GB/T 50625的規定。
- GB50551-2010球團機械設備安裝工程質量驗收規范(英文版)
- GB50526-2010公共廣播系統工程技術規范(英文版)
- 海上風力發電場勘測標準
- GB 51289-2018 煤炭工業露天礦邊坡工程設計標準
- GB50588-2017水泥工廠余熱發電設計標準(英文版)
- GB 51209-2016 發光二極管工廠設計規范
- 電磁式流量傳感器測量方法及理論
- GB/T 50934-2013 石油化工工程防滲技術規范(英文版)
- GB/T 50643-2018 橡膠工廠職業安全衛生設計標準
- GB50049-2011小型火力發電廠設計規范(英文版)
- 機械基礎地基動力特性測試規程
- DL/T 5334-2016 電力工程勘測安全規程
- 鐵路罐車清洗設施設計標準
- GB50427-2015高爐煉鐵工程設計規范(英文版)
- DL/T5232-2010±800kV及以下直流換流站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程(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