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 50288-2018 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標準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 741字
- 2021-04-20 11:19:55
6.2 渠系總體布置
6.2.1 灌溉渠道應依干渠、支渠、斗渠、農渠順序設置固定渠道,也可增設總干渠、分干渠、分支渠和分斗渠,灌溉面積較小的灌區可減少渠道級數。
灌溉渠道系統不宜越級設置渠道。
6.2.2 灌溉渠道的布置應根據灌區的地形、地勢、地質等自然條件和社會狀況進行,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各級渠道應選擇在各自控制范圍內地勢較高地帶。干渠、支渠宜沿等高線或分水嶺布置,斗渠宜與等高線交叉布置。
2 渠線應避免通過風化破碎的巖層、可能產生滑坡或其他地質條件不良的地段。無法避免時應采取相應的工程措施。
3 渠線宜短而平順,并應有利于機耕。宜避免深挖、高填和穿越城鎮、村莊和工礦企業。無法避免時,應采取安全防護措施。
4 渠系布置宜兼顧行政區劃和管理體制。
5 自流灌區范圍內的局部高地,經論證可實行提水灌溉。
6 井渠結合灌區不宜在同一地塊布置自流與提水兩套渠道系統。
6.2.3 “長藤結瓜”式灌溉系統的渠道布置,除應符合本標準第6.2.2條的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渠道不宜直接穿過庫、塘、堰;
2 渠道布置應便于發揮庫、塘、堰的調節與反調節作用;
3 庫、塘、堰的布置宜滿足自流灌溉的需要,也可設泵站或流動抽水機組向渠道補水。
6.2.4 667hm
以上灌區的干渠、支渠應按續灌方式設計,斗渠、農渠應按輪灌方式設計。支渠也可按輪灌方式設計。輪灌組數宜取2組~3組,各輪灌組的供水量宜協調一致。6.2.5 4級及4級以上的土渠彎道曲率半徑應大于該彎道段水面寬度的5倍,石渠或剛性襯砌渠道的彎道曲率半徑不應小于水面寬度的2.5倍。通航渠道的彎道曲率半徑還應與航運部門的有關要求相協調。
6.2.6 干渠上主要建筑物及重要渠段的上游應設置泄水渠、閘,干渠、支渠和位置重要的斗渠末端應有退水設施。
6.2.7 對渠道沿線溝道坡面洪水應予以截導。必須引洪入渠時,應校核渠道的泄洪能力,并應設置排洪閘、溢洪堰等安全設施。
推薦閱讀
- 架空輸電線路荷載規范
- GB50170-200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旋轉電機施工及驗收規范(英文版)
- GB50460-2015 油氣輸送管道跨越工程施工規范
- 電動汽車工程手冊(第六卷):智能網聯
- GB 51214-2017 煤炭工業露天礦邊坡工程監測規范
- GB 50169-2016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
- GB 51184-2016 礦山提升井塔設計規范
- GB/T 51250-2017 微電網接入配電網系統調試與驗收規范
- GB/T 50050-2017 工業循環冷卻水處理設計規范
- 配電網規劃研究報告內容深度規定
- DL/T 5334-2016 電力工程勘測安全規程
- 鉆探、井探、槽探操作規程
- GB 51151-2016 城市軌道交通公共安全防范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 鋼鐵渣處理與綜合利用技術標準
- GB 50488-2018 腈綸工廠設計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