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51288-2018 礦山斜井凍結法施工及質量驗收標準
- 中國煤炭建設協會
- 1048字
- 2021-04-20 11:35:42
4.2 技術準備
4.2.1 施工組織設計編制時,必須有該井筒的井筒檢查鉆孔地質報告和下列技術資料:
1 礦井設計概況;
2 井筒主要技術特征,包括井口平面坐標及高程、井筒傾角及方位、凍結斜長、凍結起止位置等;
3 礦井工業場地以及凍結區域范圍內和周邊的地形地貌;
4 礦井工業場地的永久、臨時設施布置圖;
5 井壁結構設計平面圖和剖面圖;
6 礦井工業場地和斜井凍結區域內的地下管網及文物資料;
7 地區氣象及供電供水資料。
4.2.2 應對井筒附近的水源井進行調查,收集水源井的用途、數量、方位、距離、深度,出、抽水層位及深度,抽水時間,日抽水量以及抽水影響半徑等資料。
4.2.3 距離井筒600m范圍內,不應設置水源井;在此范圍內的水源井,應在凍結壁形成期間停止使用。
4.2.4 井筒檢查孔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斜井檢查孔應沿斜井軸線布置,其間距不應超過60m,凍結起始端、中部、終止端應至少各布置1個檢查孔;
2 檢查孔不得布置在井筒掘進范圍內,且距井筒中心線的水平距離不應大于25m;
3 每個檢查孔深度應超過該處斜井底板以下30m;
4 每個檢查孔成果資料應有含(隔)水層水文地質特征描述;
5 應全孔取芯,取芯率在黏土層或基巖中不宜小于75%,在砂層、破碎帶、軟巖和溶洞充填物中采取率不宜小于60%;
6 檢查孔鉆進過程,每鉆進30m~50m應進行一次測斜,鉆孔偏斜率不應大于1.0%。
4.2.5 井筒檢查孔地質報告資料應滿足地層凍結、井壁設計要求,并應具有下列資料:
1 井筒檢查孔位置、深度,檢查孔主要施工工藝及主要施工過程;
2 井筒檢查孔地質柱狀圖,包括巖性、層厚、傾角、巖芯采取率、累計深度、巖層主要特征的描述;
3 井筒穿過地層的地質構造及分段地溫;
4 主要土(巖)層的常規土工試驗資料及按本標準規定的人工凍土(巖)試驗資料;土工試驗取樣的層位、深度應與凍土(巖)物理力學性能試驗層位一致;人工凍土(巖)物理力學性能試驗應有專項試驗報告;
5 各含水層的特征,包括含水層埋深、層厚、靜止水位、滲透系數、水力坡度、流向、流速、水質、水溫,沖積層與基巖的水力聯系,基巖掘進時預計井筒涌水量。
4.2.6 井筒檢查孔地質報告中應有人工凍土物理力學性能試驗報告。當沖積層厚度小于100m時,應至少有1個水平的凍土試驗資料;當沖積層厚度100m~200m時,應至少有2個水平的凍土試驗資料。強富水性層段應增加取樣。
4.2.7 每個水平的人工凍土物理力學性能試驗項目應符合表4.2.7的規定,試驗方法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人工凍土物理力學性能試驗》MT/T 593的有關規定。
表4.2.7 人工凍土物理力學性能試驗項目

4.2.8 斜井凍結過程中若地層條件變化或有其他要求的,應收集相應的資料,綜合分析后調整,相應技術文件應按規定審批。
- GB/T 51146-2015 硝化甘油生產廢水處理設施技術規范
- GB/T51167-2016海底光纜工程驗收規范(英文版)
- 電站汽輪發電機組輔機換熱設備選型設計規程
- GB 51209-2016 發光二極管工廠設計規范
- GB 50471-2018 煤礦瓦斯抽采工程設計標準
- GB50148-2010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力變壓器、油浸電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驗收規范(英文版)
- GB 51134-2015 煤礦瓦斯發電工程設計規范
- DL/T5161.8-200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規程第8部分:盤、柜及二次回路接線施工質量檢驗(英文版)
- DL/T5231-2010±800kV及以下直流輸電接地極施工及驗收規程(英文版)
- GB/T 50312-2016 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
- 發光二極管生產工藝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質量驗收標準
- 建筑廢棄物再生工廠設計標準
- GB50742-2012煉鋼機械設備安裝規范(英文版)
- 工程師形成的質量規制研究
- DL/T5161.13-200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規程第13部分:電力變流設備施工質量檢驗(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