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 51282-2018 煤炭工業露天礦礦山運輸工程設計標準
- 中國煤炭建設協會
- 1744字
- 2021-04-20 11:22:21
5.3 路 線
5.3.1 路線應根據地形、地質、開采境界、工作面推進方向、開采臺階標高、卸煤點、排土場、工業場地位置等布置,且應滿足平面順適、縱面均衡、橫面合理的要求。
5.3.2 路線應繞避采空區、火區、滑坡區、軟弱地層等不良地質地段。
5.3.3 路線宜利用非工作幫采用直進式樹枝形布置。
5.3.4 近水平工作線長度大于1km的露天煤礦可在采掘場和內排土場之間“搭橋”布置運輸線路。
5.3.5 道路橫斷面類型宜采用公路型。干線道路可分為有、無分道擋墻兩種形式,見圖5.3.5,其余道路不應設置分道擋墻。

圖5.3.5 道路橫斷面
5.3.6 干線道路、支線道路宜采用雙車道,聯絡道路可采用單車道。礦用卡車運輸雙車道行車道寬度應包括養路設備作業寬度,可按3倍~4倍車體寬度確定。礦山道路行車道寬度可按表5.3.6選取。
表5.3.6 礦山道路行車道寬度(m)

注:1 單方向行車密度,連續15d內,其小時峰值≥80輛時,運煤干線道路、采掘場至外排土場咽喉道路處,直線路段行車道寬度應加寬1m~5m。
2 當單車道需要同時雙向行車時,單行車道路路段長度不應大于200m,當長度大于200m時,應每隔不大于200m路段間設置有效長度不小于30m的雙行車道錯車道。
5.3.7 礦山道路路肩寬度應符合表5.3.7的規定。有分道擋墻礦山道路靠分道擋墻側路肩寬度應取0.5m。
表5.3.7 礦山道路路肩寬度(m)

5.3.8 干線道路、支線道路、聯絡線道路均應在路堤側修筑安全擋墻。
5.3.9 道路邊溝應根據露天煤礦氣候條件和實際作業情況進行設置,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北方干旱地區冬季干線道路、支線道路、聯絡線道路可不設邊溝;雨季干線道路、支線道路應設邊溝;聯絡線道路可不設邊溝。單側邊溝宜設置在路堤側。
2 多雨地區干線道路、支線道路、聯絡線道路均應設雙側邊溝且應護砌。邊溝宜設置于安全擋墻的外側。
3 其他地區干線道路、支線道路、聯絡線道路應設邊溝。單側邊溝宜設置在路堤側。
5.3.10 道路橫坡宜采用2.0%~3.0%,可選用單向橫坡或雙向橫坡,在確保排水通暢情況下,可不設路拱。路肩的橫坡宜比路面橫坡加大1.0%~2.0%。
5.3.11 中型、大型礦用卡車運輸的干線、支線道路的圓曲線最小半徑不宜小于40m,聯絡道路不宜低于25m。小型礦用卡車運輸的干線、支線道路的圓曲線最小半徑不宜小于30m,聯絡道路不宜低于15m,困難條件可按車型最小轉彎半徑的1.3倍~1.5倍選取。平面圓曲線半徑應取下列整數:200m、180m、150m、120m、100m、80m、70m、60m、50m、40m、30m、25m、20m、15m。
5.3.12 礦山道路平面線型可不設緩和曲線。
5.3.13 礦山道路平面圓曲線半徑大于250m和車速限制在10km/h以下的路段可不設曲線超高。超高橫坡坡度應根據設計速度、圓曲線半徑、道路條件、自然條件等經計算確定,亦可按表5.3.13取值。曲線超高橫坡應在曲線起、終點以外的直線段以5%幅度遞增,直到進入曲線的要求值。在困難情況下,遞增段可2/3在直線段,1/3在曲線段設置。
表5.3.13 圓曲線半徑與最大超高值

5.3.14 中型、大型礦用卡車運輸道路圓曲線半徑小于250m時,應設置加寬。加寬應設置在曲線內側,可按表5.3.14取值。加寬應由曲線起、終點以外的直線段以5%幅度遞增,直到達到進入曲線的要求值。
表5.3.14 礦山道路路面加寬值

5.3.15 運輸道路圓曲線最小長度不應小于30m。
5.3.16 停車視距、會車視距及前后視距應根據設計速度確定,且不應小于表5.3.16的規定。
表5.3.16 行車視距

5.3.17 運輸道路最大縱坡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干線道路不宜超過8%;
2 支線道路不宜超過9%;
3 聯絡線道路不宜超過10%;
4 重車下坡地段宜按本條第1款~第3款的規定相應減少1%。
5.3.18 海拔3000m以上地區運輸道路的最大縱坡應按表5.3.18的規定進行折減。
表5.3.18 縱坡折減值

5.3.19 運輸道路的最小坡長不宜小于50m。
5.3.20 運輸道路不同縱坡的最大坡長應符合表5.3.20的規定。
表5.3.20 不同縱坡的最大坡長

5.3.21 干線道路、支線道路連續上坡或下坡時,應在表5.3.20規定的不同縱坡的最大長度之間設置緩和坡段。緩和坡段的坡度不應大于3%,坡長不應小于50m。
5.3.22 干線道路、支線道路連續上坡或下坡時,平均縱坡應符合表5.3.22的規定。
表5.3.22 連續上坡(或下坡)路段的平均縱坡最大值

5.3.23 干線道路、支線道路在道路縱坡變更處應設置豎曲線,凸型變坡點豎曲線半徑不應小于500m,長度不應小于10m;凹型變坡點豎曲線半徑不應小于400m,長度不應小于10m。豎曲線外矢距值小于0.05m的可不設豎曲線。
5.3.24 線形組合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路線線形應自然地誘導駕駛者的視線,并保持視覺的連續性;
2 線形組合應避免平面、縱斷面、橫斷面最不利值相互組合;
3 平面、縱斷面線形應相互對應,技術指標均衡連續,并和與之相鄰路段的技術指標均勻、連續。
- GB50526-2010公共廣播系統工程技術規范(英文版)
- DL/T 5492-2014電力工程遙感調查技術規程
- GB 51185-2016 煤炭工業礦井抗震設計規范
- DL/T 5546-2018 自然通風冷卻塔防腐設計導則
- 石油化工廠際管道工程技術標準
- 濕陷性土起始壓力測試規程
- GB/T51154-2015海底光纜工程設計規范(英文版)
- DL/T 5156.1-2015 電力工程勘測制圖標準 第1部分:測量
- GB 51156-2015 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工程設計規范
- SH/T 3405-2012 石油化工鋼管尺寸系列(英文版)
- GB 51335-2018 聲屏障結構技術標準
- NB/T 25046-2015 核電廠水工設計規范
- 建設工程化學灌漿材料應用技術標準
- GB/T 50063-2017 電力裝置電測量儀表裝置設計規范
- GB/T 50417-2017 煤礦井下供配電設計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