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50466-2018 煤炭工業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標準
- 中國煤炭建設協會
- 882字
- 2021-05-13 18:18:52
3 通風與除塵
3.1 通 風
3.1.1 產生余熱、余濕或有害氣體的建筑物應有良好的自然通風,當自然通風達不到衛生或生產要求時,應采用機械通風。
3.1.2 產生有害氣體的設備,宜分別設置局部排風系統。
3.1.3 產生有害氣體的房間應設全面通風,當采用自然通風達不到要求時,應采用機械通風,全面通風換氣次數可按表3.1.3選取。對可能突然放散大量有毒氣體、有爆炸危險氣體或粉塵的房間應設事故通風系統,事故通風換氣次數不應小于12次/h。
表3.1.3 全面通風換氣次數

注:1 防酸隔爆式蓄電池室上排風應為2/3,下排風應為1/3;
2 易燃油庫、水處理消毒間等宜采用下排風,排風口離地面應為300 mm~500mm。
3.1.4 排送帶有蒸汽或腐蝕性氣體的風管和風機,宜選用無機阻燃、防腐蝕產品。排除含有易燃、易爆物質氣體的風機,應選用防爆產品。
3.1.5 原煤倉、產品倉通風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瓦斯礦井來煤時,應設置通風設施。通風宜采用自然通風方式,當自然通風不滿足要求時,應設置機械通風。通風量宜按煤倉容積計算,換氣次數宜為0.5次/h~1.0次/h。
2 高瓦斯礦井或煤與瓦斯突出礦井來煤時,通風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設置機械通風系統。通風量應根據放散物安全濃度要求,按全面通風計算確定,且不應小于煤倉容積的3次/h換氣量;
2)倉下應設機械通風系統,宜采用全面通風與局部排風相結合方式。全面通風換氣次數不應小于3次/h,局部通風宜與給煤機除塵系統相結合;
3)應設置相應的監測報警及控制系統。
3.1.6 受煤坑、輸煤地道應設置機械通風系統,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經常使用的通風系統,當設備有密閉并采取防塵、降塵、除塵措施時,通風量可按換氣次數不小于6次/h計算;當設備無密閉時,通風量應按換氣次數不小于12次/h計算。
2 事故通風量應按換氣次數不小于12次/h計算,可由經常使用的通風系統與事故通風系統共同保證。
3 氣流方向宜與煤流方向相同。
4 長距離輸煤地道可結合安全出口分段設置通風系統。
5 高瓦斯礦井或煤與瓦斯突出礦井來煤時,宜采用局部排風和全面通風相結合的通風系統。
6 通風機與風管宜選用金屬制品。
3.1.7 封閉式儲煤場宜采用自然通風方式,通風量宜按換氣次數不小于0.5次/h~1.0次/h計算。
3.1.8 防煙、排煙設計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執行。
- GB/T 50537-2017 油氣田工程測量標準
- 鋼鐵企業原料場工程設計標準
- GB/T 51146-2015 硝化甘油生產廢水處理設施技術規范
- DL/T 5390-2014 發電廠和變電站照明設計技術規定
- 核電廠常規島儀表與控制設計規程
- GB 51134-2015 煤礦瓦斯發電工程設計規范
- GB/T 50643-2018 橡膠工廠職業安全衛生設計標準
- DL/T 5160-2015 電力工程巖土描述技術規程
- 電子CAD技術項目化教程
- GB 50426-2016 印染工廠設計規范
- GB50071-2014小型水力發電站設計規范(英文版)
- GB/T 51218-2017 機械工業工程設計基本術語標準
- 海上架空輸電線路設計技術規程
- 陽極焙燒爐用多功能機組安裝技術規程
- GB/T 51272-2018 煤炭工業智能化礦井設計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