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9 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

19.0.1 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適用于飽和的黏性土和黏性尾礦。

19.0.2 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所采用的主要儀器設備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應變控制式無側限壓縮儀(圖19.0.2)主要包括:測力計、加壓框架、升降設備和手輪。

img

圖19.0.2 應變控制式無側限壓縮儀

1—軸向加荷架;2—軸向測力計;3—試樣;4—上、下傳壓板;
5—手輪;6—升降板;7—軸向位移計

2 軸向位移計:量程10mm,分度值0.01mm的百分表或準確度為全量程0.2%的位移傳感器。

3 切土盤(圖17.1.5-5)。

4 重塑筒:內徑39.1mm,高度宜為內徑的2.0倍~2.5倍。

5 天平:稱量500g,感量0.1g。

6 其他:秒表、修土刀、塑料薄膜等。

19.0.3 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

1 試樣直徑宜為39.1mm,試樣高度宜為試樣直徑的2.0倍~2.5倍。試樣制備應按本規程第17.1.6條的規定進行。

2 將試樣兩端涂一薄層凡士林,當氣候干燥時,應在試樣周圍涂一薄層凡士林,防止水分蒸發。

3 將試樣放在下傳壓板正中,轉動手輪,使試樣緩慢上升。當測力計的百分表指針開始微動時,試樣與上傳壓板剛好接觸,將測力計指針調整為零,根據試驗的軟硬程度選用不同量程的測力計。

4 軸向應變速率宜為每分鐘應變1%~3%。轉動手柄,使升降設備上升進行試驗,軸向應變小于3%時,每隔0.5%應變(或0.4mm)讀數一次;軸向應變等于大于3%時,每隔1%應變(或0.8mm)讀數一次。試驗宜在8min~10min內完成。

5 當測力計的百分表讀數出現峰值或讀數連續穩定不變時,試驗應進行到3%~5%的軸向應變后停止試驗。當測力計的百分表讀數無峰值時,試驗應進行至20%軸向應變。

6 試驗結束后,取出試樣,描繪試樣破壞形狀。當破裂角明顯時,應測記破裂角大小。

19.0.4 當需要測定靈敏度時,應立即將破壞后的試樣除去涂有凡士林的部分,加少許余土,包于塑料薄膜內用手反復搓捏,徹底破壞其結構,重塑成圓柱形,放入重塑筒內,擠壓成與原狀試樣尺寸、密度相等的試樣,應立即按本規程第19.0.3條第2款~第6款的規定進行試驗。

19.0.5 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的軸向應變應按式(19.0.5)計算,結果應精確至0.1%:

img

式中:ε1——軸向應變(%);

Δh1——軸向變形(mm);

h0——試驗初始高度(mm)。

19.0.6 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的試樣面積應按式(19.0.6)計算,結果應精確至0.01:

img

式中:Aa——校正后試件的斷面積(cm2);

A0——試件起始面積(cm2)。

19.0.7 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的軸向應力應按式(19.0.7)計算,結果應精確至1kPa:

img

式中:σ——軸向應力(kPa);

10——單位換算系數;

C——測力計率定系數(N/0.01mm)。

19.0.8 采用直角坐標系,以軸向應力為縱坐標,軸向應變為橫坐標,繪制軸向應力與軸向應變關系曲線(圖19.0.8)。取曲線上軸向應力的峰值為無側限抗壓強度;當曲線無峰值時,應取15%軸向應變所對應的軸向應力為無側限抗壓強度。

img

圖19.0.8 軸向應力與軸向應變關系曲線

1—原狀試樣;2—重塑試樣

19.0.9 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的靈敏度應按式(19.0.9)計算,結果應精確至0.1:

img

式中:St——靈敏度;

qu——原狀試樣的無側限抗壓強度(kPa);

q′u——重塑試樣的無側限抗壓強度(kPa)。

19.0.10 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記錄應按表19.0.10填列。

表19.0.10 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記錄

img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夷山市| 如皋市| 唐河县| 滕州市| 鄯善县| 调兵山市| 丽水市| 乐业县| 边坝县| 翁牛特旗| 淄博市| 卢氏县| 阿合奇县| 兴城市| 昔阳县| 涞源县| 彰武县| 富锦市| 陈巴尔虎旗| 定日县| 永年县| 关岭| 维西| 金湖县| 道孚县| 枣庄市| 白水县| 任丘市| 富民县| 北宁市| 文山县| 黑河市| 平邑县| 叶城县| 米易县| 武乡县| 汝州市| 渭南市| 慈溪市| 湛江市| 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