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S/T 5225-2016土工試驗規程
-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 1267字
- 2021-05-13 18:11:58
12.4 常水頭(滲透儀)法
12.4.1 本試驗所采用的主要儀器設備應符合下列規定:
1 70型滲透儀(圖12.4.1)主要包括:
1)金屬圓筒:內徑9cm~10cm,高40cm;
2)金屬網格:放置在距筒底5cm~10cm處;

圖12.4.1 70型滲透儀示意圖
1—金屬圓筒;2—金屬孔板;3—測壓孔;4—測壓管;5—溢水孔;6—滲水孔;
7—調節管;8—滑動架;9—供水管;10—止水夾;11—溫度計;
12—礫石層;13—試樣;14—量杯;15—供水瓶
3)測壓孔:在金屬圓筒中部設有三個測壓孔,其中心距10cm,孔與筒壁連接處裝有金屬篩網;
4)測壓管:內徑約0.6cm,用橡皮管與測壓孔相連接,固定于有標尺的重金屬板上。
2 量筒:容積200mL~500mL。
3 擊錘:木質制成。
4 天平:稱量5000g,感量1g;稱量500g,感量0.1g。
5 其他:秒表、管夾、支架、溫度計、供水瓶等。
12.4.2 常水頭(滲透儀)法滲透試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
1 應按圖12.4.1裝置儀器,并檢查各管路接頭處是否漏水。將調節管與供水管連通,開啟止水夾,使脫氣蒸餾水流入金屬圓筒底部,直至水面達金屬網格頂面時,關閉管夾。
2 土樣制備應按本規程第3.2.5條第1款~第4款的規定進行,從制備好的試樣中,稱取代表性試樣3000g~4000g,分層裝入圓筒內的網格上,每層厚2cm~3cm。根據要求的干密度,用擊錘輕輕擊實,使其達到預定厚度。裝樣前應在網格上鋪厚約2cm的純凈礫砂過濾層。
3 第一層試樣裝好后,微開啟管夾,水由筒底向上滲入,使試樣逐漸飽和,當水面與試樣頂面齊平時,關管夾。
4 重復本條第2款操作分層裝入試樣并進行飽和,直至試樣高出測定孔3cm~4cm為止。量測試樣頂面至筒頂高度,計算試樣體積,稱剩余試樣質量,計算裝入試樣總質量。在試樣上部鋪1cm~2cm厚的沙礫緩沖層。微開啟管夾,使試樣飽和,當水面高出沙礫層2cm時,關管夾。
5 將調節管在支架上移動,使其管口高于溢水孔,分開供水管與調節管,并將供水管置于圓筒內。開啟管夾,使水由圓筒上部流入,至水面與溢水孔齊平為止。
6 靜置數分鐘,檢查各測壓管水位是否與溢水孔齊平。不齊平時,表明儀器有漏水或集氣現象,應擠壓測壓管上的橡皮管,或用吸球在測壓管開口處將集氣吸出,調至水位齊平為止。
7 降低調節管的管口位置,使其位于試樣上部1/3高度處,形成水位差,水即滲過試樣,經調節管流出。在滲流過程中,應調節供水管夾,使由供水管進入圓筒中的水量略多于滲出的水量,溢水孔始終有余水流出。
8 測壓管水位穩定后,測記水位,計算水位差。開動秒表,同時用量筒接取經一定時間的流出水量,并重復一次。接取水量時,調節管口不得浸入水中。測記進入和出水處水溫,準確至0.5℃,取其平均值。
9 降低調節管口至試樣中部和下部1/3高度處,改變水力坡降,重復本條第7款、第8款的規定步驟,當不同水力坡降下測定的滲透系數在允許差值以內時,結束試驗。
12.4.3 常水頭(滲透儀)法滲透系數應按式(12.4.3)計算,結果應精確至0.01:

式中:Q——時間t內流出的水量(cm3);
L——兩測壓孔中心間的土樣高度,L=10cm;
A0——試樣面積(cm2);
H——平均水位差(cm),;H1為上、中測壓管水位差(cm),H2為中、下測壓管水位差(cm)。
12.4.4 常水頭(滲透儀)法滲透試驗記錄應按表12.4.4填列。
表12.4.4 常水頭滲透試驗記錄[常水頭(滲透儀)法]

- 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投資指南:指南 解讀 案例(2023年版)
- GB 51287-2018 煤炭工業露天礦土地復墾工程設計標準
- 核電廠常規島儀表與控制設計規程
- GB 51145-2015 煤礦電氣設備安裝工程施工與驗收規范
- 高素質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理論與實踐探索
- DL/T5161.6-200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規程第6部分:接地裝置施工質量檢驗(英文版)
- GB 51137-2015 電子工業廢水廢氣處理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 GB 51214-2017 煤炭工業露天礦邊坡工程監測規范
- GB/T 51238-2018 巖溶地區建筑地基基礎技術標準
- GB50402-2007燒結機械設備工程安裝驗收規范(英文版)
- GB/T 51025-2016 超大面積混凝土地面無縫施工技術規范
- GB 51284-2018 煙氣脫硫工藝設計規范
- GB 51181-2016 煤炭洗選工程節能設計規范
- 核電廠混凝土結構技術標準
- DL/T 5153-2014 火力發電廠廠用電設計技術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