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51241-2017 管道外防腐補口技術規范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 1139字
- 2021-05-13 18:15:18
7.3 補口質量檢驗
7.3.1 表面處理質量檢驗應按照檢驗和試驗計劃(ITP)進行,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涂覆涂料前鋼材表面處理 表面清潔度的目視評定 第1部分:未涂覆過的鋼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層后的鋼材表面的銹蝕等級和處理等級》GB/T 8923.1的規定對每道口鋼管表面進行目視檢測。噴射除銹的鋼管表面清潔度應達到Sa21/2級,工具除銹的鋼管表面清潔度應達到St3級。
2 應每4h檢測1次錨紋深度,宜按現行國家標準《涂覆涂料前鋼材表面處理 噴射清理后的鋼材表面粗糙度特性 第4部分:ISO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的校準和表面粗糙度的測定方法觸針法》GB/T 13288.4或《涂覆涂料前鋼材表面處理 噴射清理后的鋼材表面粗糙度特性 第5部分:表面粗糙度的測定方法復制帶法》GB/T 13288.5的規定,采用粗糙度測量儀或錨紋深度測試紙進行測量,表面錨紋深度應達到40μm~90μm。
3 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涂覆涂料前鋼材表面處理 表面清潔度的評定試驗 第3部分:涂覆涂料前鋼材表面的灰塵評定(壓敏粘帶法)》GB/T 18570.3規定的方法逐道口進行鋼管表面灰塵等級評定,每次至少隨機抽測2點,表面灰塵度等級應達到3級及以上質量要求。
4 搭接區防腐層表面經打磨后,應逐道口進行目視檢測,表面應粗糙、狀態均勻、無表面光滑的部位,表面應清潔,無沙粒、無灰塵,呈現防腐層本體顏色。
7.3.2 補口安裝過程質量檢驗應按照檢驗和試驗計劃(ITP)進行,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應采用接觸式測溫儀或用接觸式測溫儀校準過的紅外測溫儀測量鋼管表面和搭接區防腐層的預熱溫度,溫度應達到規定要求。
2 濕膜厚度應按現行國家標準《色漆和清漆 漆膜厚度的測定》GB/T 13452.2的規定,用濕膜規隨機抽測3點底漆的濕膜厚度,濕膜厚度應達到規定要求。
7.3.3 補口防腐層質量檢驗應按照檢驗和試驗計劃(ITP)進行,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工藝評定試驗(PQT)應對防腐層外觀、漏點、抗沖擊、陰極剝離以及對鋼管和搭接區防腐層的剝離強度等性能進行檢驗,施工前試驗(PPT)應對防腐層外觀、漏點及對鋼管和搭接區防腐層的剝離強度等性能進行檢驗。
2 施工檢驗項目應包括外觀、漏點和剝離強度,檢驗宜在補口安裝完成24h后進行,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補口的外觀應逐個目測檢查,補口防腐層表面應平整、無皺折、無氣泡、無空鼓、無燒焦炭化等現象。熱收縮帶(套)周向應有膠粘劑均勻溢出。固定片與熱收縮帶搭接部位的滑移量不應大于5mm。
2)應用電火花檢漏儀逐道口進行漏點檢查。檢漏電壓應為15kV,掃描電極移動速度不應超過0.3m/s,發現漏點時應重新補口并檢漏,直至合格。
3)剝離強度檢測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埋地鋼質管道聚乙烯防腐層》GB/T 23257規定的方法進行。檢測時的管體溫度宜為15℃~25℃,鋼管和搭接區防腐層的剝離強度均應符合本規范表7.1.4的規定。每機組每天的補口應抽測1個,出現不合格時,應加倍抽測。加倍抽測仍有不合格時,該機組當天的補口應全部返修。
- GB 51139-2015 纖維素纖維用漿粕工廠設計規范
- 中文版Rhino 5.0完全自學教程(培訓教材版)
- 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投資指南:指南 解讀 案例(2023年版)
- GB 50428-2015 油田采出水處理設計規范
- GB 51221-2017 城鎮污水處理廠工程施工規范
- GB/T 50491-2018 鐵礦球團工程設計標準
- GB 51333-2018 厚膜陶瓷基板生產工廠設計標準
- DL/T5233-2010±800kV及以下直流換流站電氣裝置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規程(英文版)
- GB 50588-2017 水泥工廠余熱發電設計標準
- DL/T5161.12-200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規程第12部分:低壓電器施工質量檢驗(英文版)
- VRP11虛擬現實編輯器標準教程
- GB50397-2007冶金電氣設備工程安裝驗收規范(英文版)
- GB50967-2014焦化機械設備安裝規范(英文版)
- GB/T 51172-2016 在役油氣管道工程檢測技術規范
- DL/T5161.14-200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規程第14部分:起重機電氣裝置施工質量檢驗(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