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4.2 待宰間

4.2.1 待宰間應包括卸畜站臺、趕畜道、檢疫間、接收欄、司磅間、健康活畜待宰欄、疑病畜隔離間及生活設施。

4.2.2 待宰間應根據氣候條件設置遮陽、避雨、通風或防寒的圍護結構。

4.2.3 公路卸畜站臺前應設回車場,卸畜站臺宜高出回車場地面0.9m~1.2m。趕畜道應設安全護欄,趕畜道地面坡度不宜大于15.0%。

4.2.4 鐵路卸畜站臺有效長度不應小于40.0m,站臺面應高出軌面1.1m。活畜由水路運來時,應設碼頭或相應的卸畜設施。

4.2.5 接收欄面積宜為健康活畜待宰欄面積的1/10,其附近應設檢疫人員專用通道與檢疫間、司磅間和疑病畜隔離間。地磅四周應有圍欄,磅坑內應有排水設施。健康活畜和疑病畜必須分開。

4.2.6 健康活畜待宰欄存欄量宜為每班屠宰量的1.0倍。每頭牛使用面積可按3.5m2~3.6m2計算,每頭羊使用面積可按0.6m2~0.8m2計算。

4.2.7 疑病畜隔離間應按當地畜源的具體情況設置,其位置宜靠近卸畜站臺,應設消毒設施并有單獨出口。疑病畜隔離間存欄量不應少于一頭(只)。疑病畜隔離間使用面積不宜小于20m2

4.2.8 待宰間內宜設活畜待宰沖淋間,嚴寒、寒冷地區(qū)的待宰沖淋間應有防寒措施。待宰沖淋間內宜設18℃~20℃溫水沖淋設施。

4.2.9 接收欄、趕畜道、健康活畜待宰欄可用坎墻或欄桿分隔。坎墻或欄桿高度:牛欄不應小于1.4m,羊欄不應小于0.8m。坎墻表面應平整、不滲水及耐腐蝕,牛欄坎墻上部應設栓牛設施。

4.2.10 牛致昏前的驅趕通道平面宜為曲線形逐漸變窄,兩側應設坎墻,坎墻上宜設小門。

4.2.11 接收欄、趕畜道、健康活畜待宰欄和疑病畜隔離間、待宰間宜采用混凝土地面,地面應坡向排水明溝,坡度不應小于1.5%。待宰欄內應設給水管和帶排水口的飲水設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孜县| 永和县| 南平市| 新密市| 镇赉县| 河津市| 常山县| 岳普湖县| 贡嘎县| 武义县| 平山县| 赣州市| 正蓝旗| 双桥区| 土默特右旗| 保定市| 额敏县| 鄂州市| 久治县| 忻州市| 依安县| 大关县| 鲁山县| 黄冈市| 闸北区| 合阳县| 榆社县| 武山县| 巫山县| 龙州县| 白朗县| 伊春市| 阳高县| 昌江| 会理县| 新宾| 商丘市| 镇安县| 苗栗县| 旬邑县| 永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