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T 51175-2016 煉油裝置火焰加熱爐工程技術規范
-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 1027字
- 2021-04-21 16:47:51
9.4 陶瓷纖維結構
9.4.1 用于熱面層的陶瓷纖維毯厚度不應小于25mm,密度不應小于128kg/m3。若陶瓷纖維板用于熱面層,厚度不應小于38mm,密度不應小于240kg/m3。用做背層的陶瓷纖維毯密度不應小于96kg/m3。
9.4.2 任何一層陶瓷纖維的等級溫度不應小于計算的熱面溫度加280℃。
9.4.3 陶瓷纖維毯熱面層的錨固件至所有邊沿的最大距離應為75mm。
9.4.4 爐頂層鋪毯錨固件應按長方形排列,其最大間距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毯寬300mm:間距應為150mm×225mm;
2 毯寬600mm:間距應為225mm×225mm;
3 毯寬900mm:間距應為225mm×250mm;
4 毯寬1200mm:間距應為225mm×270mm。
9.4.5 爐壁錨固件按長方形排列,其最大間距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毯寬300mm:間距應為150mm×225mm;
2 毯寬600mm:間距應為225mm×300mm;
3 毯寬1200mm:間距應為270mm×300mm。
9.4.6 沒有爐管遮蔽的金屬錨固件,應由陶瓷纖維塊完全覆蓋或用填塞可塑性陶瓷纖維的陶瓷杯保護。
9.4.7 當煙氣流速不大于12m/s時,熱面層可采用陶瓷纖維層鋪毯;當流速不大于24m/s時,熱面層可采用陶瓷纖維板、陶瓷纖維模塊或整體成型的陶瓷纖維模塊;當流速大于24m/s且熱面層采用陶瓷纖維結構時,應設置保護層。
9.4.8 陶瓷纖維毯施工時,應使其最大尺寸方向與煙氣流動方向一致,毯在熱面層上的連接應是搭接,搭接方向順著煙氣流動方向。熱面層用陶瓷纖維板時,接縫應嚴密。
9.4.9 用于背層的陶瓷纖維毯應在接縫處采用壓縮量至少為25mm的對接縫,相鄰各層間的所有接縫應錯開。
9.4.10 陶瓷纖維模塊應按豎縫立砌(壓縫)法進行施工,交錯鑲嵌法僅適用于爐頂。
9.4.11 陶瓷纖維模塊施工時,應對纖維模塊周邊進行預壓縮。
9.4.12 爐頂上的陶瓷纖維模塊應設計為其錨固范圍至少大于模塊寬度的80%。
9.4.13 在陶瓷纖維模塊施工之前,應將錨固件固定在壁板上。
9.4.14 錨固件組合件應裝在距陶瓷纖維模塊冷表面小于50mm處。
9.4.15 整體成型的陶瓷纖維模塊的錨固方式可采用中心孔式與側插式進行固定。
9.4.16 整體成型的陶瓷纖維模塊間可不設置補償毯,爐頂部位的錨固件應采用交錯的排列方式。
9.4.17 整體成型的陶瓷纖維模塊可不設置背襯纖維毯。
9.4.18 模塊內的金屬附件應為奧氏體不銹鋼或鎳基合金,可根據本規范表9.1.10確定材料的溫度適用范圍。
9.4.19 錨固件應在壁板涂覆防護涂料之前安裝就位。涂料應覆蓋錨固件,未覆蓋部分的溫度應在酸露點溫度以上。
9.4.20 陶瓷纖維結構用于含硫量大于10mg/kg的燃料時,殼體的內表面應涂一層防護涂料,防護涂料的最高使用溫度不應低于175℃。
9.4.21 燃料中的含硫量超過500mg/kg時,應設置阻氣層,阻氣層的位置應使得在所有操作工況下,阻氣層處的溫度至少高出計算酸露點溫度55℃。阻氣層邊緣重疊不應小于100mm,邊緣和穿(開)孔處應密封。
9.4.22 燃料中重金屬含量超過100mg/kg時,不得采用陶瓷纖維結構。
- GB51005-2014水泥工廠余熱發電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英文版)
- GB 51145-2015 煤礦電氣設備安裝工程施工與驗收規范
- GB 51120-2015 通信局(站)防雷與接地工程驗收規范(英文版)
- 電站汽輪發電機組輔機換熱設備選型設計規程
- DL/T 5503-2015 直流換流站施工圖設計內容深度規定
- GB50377-2006選礦機械設備工程安裝驗收規范(英文版)
- GB 51134-2015 煤礦瓦斯發電工程設計規范
- 核電站鋼板混凝土結構技術標準
- 濕陷性土起始壓力測試規程
- 煤炭礦井工程基本術語標準
- GB 50426-2016 印染工廠設計規范
- GB/T 51200-2016 高壓直流換流站設計規范
- GB 51303-2018 船廠工業地坪設計標準
- GB/T50063-2008電力裝置的電測量儀表裝置設計規范(英文版)
- GB 51170-2016 航空工業工程設計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