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5.2 巖土工程檢測

5.2.1 天然地基和復合地基靜載試驗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試坑平面尺寸不應小于承壓板寬度的3倍。試坑深度大于1m時,應設置梯狀通道;深度大于2m時,坑壁應有防護措施;在不穩定的松散土層、軟土層開挖試坑或試坑深度大于3m時,應采取支護措施;

2 反力裝置所采用的重物外形應規則,放置時應均衡且保持低重心,宜呈梯形。反力梁長度兩端宜超出試坑邊緣2m;

3 在試坑內進行操作時,應有相應的安全活動范圍;加荷時非試驗人員不得靠近或進入承載場地;裝卸鋼梁和加、卸重物時,試坑內不得滯留人員;

4 拆卸試驗設備時,應遵守“先坑內后坑外、先儀器后其他”的拆卸順序;

5 使用起重設備進行重物裝卸和搬運的安全技術應符合本標準第11章的規定。

5.2.2 單樁靜載試驗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豎向抗壓試驗的反力裝置應驗算,其承載能力不應小于最大加載量的1.5倍;

2 當抗拔試驗采用反力樁或工程樁提供支座反力時,樁頂應整平加固,其強度應滿足試驗最大加載量的需要;當采用天然地基提供反力時,施加于地基的壓應力不應超過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的1.5倍;

3 水平靜載荷試驗的反力裝置其承載力和剛度應大于試驗樁的1.2倍,加載的反力可由相鄰基樁提供,水平加載應采用千斤頂,千斤頂與試驗樁接觸面的強度應滿足試驗最大加載量的需要;

4 利用工程樁做錨樁時,應對錨樁的主筋強度進行復核,安裝和焊接應牢固、穩妥,試驗過程中應監測錨樁上拔量,必要時應對錨樁鋼筋受力情況進行監視,對試驗中承受拉應力的連接端板的鋼筋強度應進行復核;

5 試驗所安裝的主梁與副梁應水平、對稱,反力承臺不應過高,且應對稱配重;

6 當靜載試驗需采用兩臺或兩臺以上千斤頂加載時,應采用并聯同步工作方式,并應使用同型號、同規格千斤頂,千斤頂的合力應與樁軸線重合;

7 試驗場地周邊應設置防護網,試驗加載時試驗人員不得進入承臺。當試驗加載至臨近破壞值時,所有人員應撤至安全區域,且應密切注意大梁及鋼筋的變形,當出現大梁嚴重變形、傾斜或鋼筋變細、拉斷等情況時應終止試驗;

8 當進行水平靜載試驗時,千斤頂作用力方向應通過且垂直于樁身軸線,加、卸載時應設專人觀測反力系統的穩定情況,出現頂偏、頂斜等異常情況時應及時處置;

9 試驗場地應配備消防器材,當采用液壓傳力系統時應配備專用的滅火器材;

10 冬季進行試驗時,應對液壓油及油管采取防凍保護措施;

11 使用起重設備進行重物裝卸和搬運的安全技術應符合本標準第11章的規定;

12 焊接和切割的安全技術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焊接與切割安全》GB 9448的規定。

5.2.3 錨桿拉拔試驗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加載裝置的安裝應牢固、可靠;

2 高壓油泵等試驗儀器和設備應按就近、方便和安全的原則放置;

3 試驗點錨頭臺座的承壓面應整平加固,并應與錨桿軸線方向垂直;

4 試驗位置較高時應搭設腳手架,并應設置防護欄或防護網;

5 試驗加載過程中,應對試驗錨桿及坡體變形情況進行觀測,發現異常時應停止試驗。

5.2.4 基樁動力檢測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1 檢測人員應遵守樁基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規定;

2 錘擊裝置支架的安裝應平穩、牢固;

3 采用錘鑿作業整平樁頭時,應采取安全防護措施;

4 檢測前,樁錘應放置在樁頭或地面,不得懸吊在起吊設備上,每次錘擊后應先確認重錘放穩后方可擰緊各傳感器的固定螺絲;

5 在重錘起吊過程中應有專業技術人員指揮吊車,起重半徑內嚴禁有人。采集儀器與被檢測樁之間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6 采用高壓電極在水中放電脈沖時,檢測人員不得觸及水面和電極;

7 當檢測樁的樁頭低于地面時,檢測時非作業人員不得進入試坑;

8 檢測重錘的起吊、裝卸和搬運安全技術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起重機械安全規程》GB 6067的規定;

9 檢測時的用電安全應符合本標準第14章的規定。

5.2.5 采用鉆芯法檢測樁身質量時,鉆進作業應符合本標準第6章的規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碑店市| 古丈县| 田林县| 崇阳县| 彰武县| 怀宁县| 永泰县| 南充市| 大英县| 都江堰市| 宜城市| 岳池县| 娱乐| 东源县| 航空| 宜城市| 淅川县| 肥东县| 平阳县| 乌兰察布市| 崇义县| 土默特右旗| 靖远县| 通山县| 思南县| 白银市| 岫岩| 青岛市| 合江县| 永善县| 博客| 富顺县| 龙陵县| 都江堰市| 岑巩县| 垣曲县| 英超| 华阴市| 灵台县| 潞城市| 旬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