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4.2 剪切法

4.2.1 剪切法計算上拔穩定,應按下述條件確定,相鄰基礎影響宜按本標準4.2.3條確定。

img

1 當hthc時(圖4.2.1-1)

img

2 當hthc時(圖4.2.1-2)

img

式中:γf——基礎附加分項系數,按本標準表3.0.16確定;

TE——基礎上拔力設計值(kN);

γE——水平力影響系數,根據水平力HE與上拔力TE的比值按表4.2.1-1確定;

γθ——基底展開角影響系數,當θ>45°時取γθ=1.2;當θ≤45°時取γθ=1.0;

RT——基礎單向抗拔承載力設計值(kN);

γs——基礎底面以上土的加權平均重度,按本標準表4.3.1-2確定(kN/m3);

D——圓形底板直徑(m);

c——按飽和不排水剪或相當于飽和不排水剪方法確定的土體黏聚力(kPa);

ht——基礎的上拔埋置深度(m);

hc——基礎上拔臨界深度(m),按表4.2.1-2確定;

A1A2A3——無因次計算系數,由抗拔土體滑動面形態、內摩擦角φ和基礎深徑比λht/D)確定,可按本規程附錄D計算或按表D.0.3確定;

V0——ht深度范圍內基礎體積(m3);

ΔV——(ht-hc)范圍內柱狀滑動面體積(m3);

Gf——基礎自重力(kN)。

img

圖4.2.1-1 剪切法計算上拔穩定(1)

img

圖4.2.1-2 剪切法計算上拔穩定(2)

表4.2.1-1 水平力影響系數γE

img

表4.2.1-2 剪切法基礎上拔臨界深度hc(m)

img

注:計算上拔時的臨界深度hc,即為土體整體破壞的計算深度。

4.2.2 當基礎埋入軟塑黏性原狀土中且基礎上拔埋置深度(ht)大于基礎上拔臨界深度hc時,上拔穩定尚應符合公式4.2.2的要求。

img

4.2.3 尺寸相同的相鄰基礎,同時作用設計上拔力,當采用如圖4.2.3所示的計算簡圖,并按式4.2.1-1或式4.2.1-2計算上拔穩定時,公式右側各項計算的總和應乘以相鄰基礎影響系數γE2γE2按表4.2.3-1確定)。

img

圖4.2.3 相鄰上拔基礎剪切法計算簡圖

表4.2.3-1 相鄰基礎影響系數γE2

img

注:λ—與相鄰抗拔土體剪切面有關的系數,當htD時,按表4.2.3-2查取。
L—相鄰上拔基礎中心的距離(m)。

表4.2.3-2 與相鄰抗拔土體剪切面有關的系數λ

img

注:img,當hthc時,取ht=hc

4.2.4 土的內摩擦角φ和黏聚力c應按下列方法確定:

1 砂類土。可根據土工實驗室或其他野外鑒定方法確定,也可根據勘測資料提供的砂土密實度按附錄E表E.0.1-1確定;

2 黏性土。可根據土工實驗室的飽和不排水剪或相當于飽和不排水剪的其他方法確定,也可根據勘測資料提供的黏性土的塑性指數Ip和天然孔隙比e按附錄E表E.0.1-2確定。

當用于初步設計估算土體抗拔力時,可按附錄E表E.0.1-3確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信阳市| 钟祥市| 青田县| 新巴尔虎右旗| 上林县| 卢氏县| 白沙| 鹤峰县| 宣恩县| 图片| 乌鲁木齐县| 伽师县| 沁源县| 高青县| 镇平县| 桦南县| 新密市| 巧家县| 徐州市| 库车县| 合川市| 屯留县| 蕉岭县| 赣州市| 乌鲁木齐市| 紫金县| 汤原县| 舟山市| 清水县| 老河口市| 普兰县| 朝阳县| 华宁县| 龙井市| 应城市| 沅陵县| 乃东县| 交口县| 广宁县| 樟树市| 广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