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DL/T 5160-2015 電力工程巖土描述技術規程作者名: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本章字數: 756字更新時間: 2021-04-22 17:38:42
3 基本規定
3.1 一般規定
3.1.1 巖土描述應如實地反映客觀情況。
3.1.2 當巖土的結構、構造等難以確定時,應將直觀特征詳細描述,并根據區域地質資料和調查結果綜合研究分析后確定。
3.1.3 勘探點的位置如有移動,應注明移動的方位、高差及距離,并畫出示意圖。
3.1.4 描述應使用有簽名的專門記錄表格,逐項用鉛筆或簽字筆書寫,字跡清晰,嚴禁涂抹;當需要更改時,更改內容寫在旁邊,被更改部分用單橫線劃除。
3.1.5 巖土應根據現行國家標準《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 50021(2009年版)分類定名,特定工程需要時,可按現行國家標準《土的工程分類標準》GB/T 50145或其他現行行業標準執行。
3.1.6 顏色應在巖土的天然狀態下進行描述,并應副色在前,主色在后。顏色的描述可按照本標準附錄A和附錄B的標準比色卡進行。
3.1.7 碳酸鹽或碳酸鹽膠結物應描述鹽酸反應程度,鹽酸反應程度應符合本標準附錄C的規定。
3.1.8 巖土的膠結物可分為泥質、鈣質、鐵錳質、硅質等,不同的膠結物質可根據其顏色和硬度區分。膠結程度可分為微膠結、中等膠結及強膠結。
3.1.9 分層厚度的劃分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層厚大于0.5m時,應單獨劃分為一層;
2 層厚小于0.5m,且對巖土工程評價具有特殊意義的巖土層,應單獨分層;
3 巖層厚度的劃分應符合表3.1.9的規定。
表3.1.9 巖層厚度的劃分

3.1.10 對同一土層成韻律沉積時的定名應符合下列要求:
1 當薄層與厚層的厚度比為1/10~1/3時,宜定名為“夾層”,厚的土層寫在前面;
2 當厚度比大于1/3時,宜定名為“互層”;
3 當厚度比小于1/10,且有規律多次出現時,宜定名為“夾薄層”。
3.1.11 土中含混物的用詞應符合下列要求:
1 當土中的次要成分和雜質均勻分布時,應用“含”;
2 當土中的次要成分和雜質非均勻分布時,應用“混”;
3 當土中的次要成分和雜質呈層狀分布時,應用“夾”。
3.1.12 土中的含(混)物量的劃分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小于5%為含(混)少量;
2 5%~15%為含(混);
3 15%~25%為含(混)多量。
- 產品首版制作
- GB/T50609-2010石油化工工廠信息系統設計規范(英文版)
- GB/T 51175-2016 煉油裝置火焰加熱爐工程技術規范
- DL/T 5508-2015 燃氣分布式供能站設計規范
- GB 51176-2016 干混砂漿生產線設計規范
- GB 51222-2017 城鎮內澇防治技術規范
- 標準貫入試驗規程
- GB/T 51243-2017 物聯網應用支撐平臺工程技術標準
- 汽車故障診斷技巧與禁忌速查手冊
- GB 51284-2018 煙氣脫硫工藝設計規范
- 工業文化研究(第2輯):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工業的大轉型
- GB/T 50398-2018 無縫鋼管工程設計標準
- 陽極焙燒爐用多功能機組安裝技術規程
- GB/T 51293-2018 城市軌道交通給水排水系統技術標準
- 變電站和換流站給水排水設計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