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導戲
- 隨身烘爐從紅樓開始
- 我是竹條
- 2177字
- 2021-05-09 15:32:51
司徒南坐在龍椅上,聽著首輔張中正的分析解釋,回想起他今日的本職工作---導戲。
于是,在聽完張中正解釋后,皇帝很是聽懂地點了點頭,認同道:
“嗯...張愛卿所言有理,剛才是朕孟浪了,錯怪諸位卿家,錢愛卿也起身吧?!?
“謝陛下?!睉舨可袝X閱鐸,誠惶誠恐地磕頭拜謝,然后老老實實地回到隊伍中去。
接下來,輪到工部匯報工作了。
“啟稟陛下,僅上半年,我大周各官營鐵廠,總共產(chǎn)鐵一億五千萬斤,鋼一千多萬斤,鐵是前年整年的五倍,鋼是二十倍...
同時,產(chǎn)水泥五億多斤,新修建了堤壩一百余里,雄關(guān)五座,橋梁三百余處,各類水利水渠一千余條,修繕了城墻宮殿不計其數(shù)...”
工部尚書李書??谌魬液?,滔滔不絕地擺出各種駭人數(shù)據(jù),然后總結(jié),上半年,工部雖然沒少花錢,但通過販賣鐵器、水泥,破天荒的實現(xiàn)了盈利。
呃,這個新穎的工作匯報方式,據(jù)說也是從寧國府那邊學來的。
當初,二皇子、忠順親王,第一次如此上奏之后,皇帝就喜歡上了這種簡潔明了的工作報告,然后就在朝堂上推廣開來。
據(jù)說,這也是一種新技術(shù),能夠極大提高朝廷辦公效率,增強官員辦事積極性,在同樣的任期內(nèi),能為老百姓多做許多“好事”,也是極有利于大周人民,提高大周國力的。
能否真的提高大周國力,如今還沒看出來,不過,這些數(shù)據(jù)確實又嚇了眾人一跳。
但,這回倒是沒人提出異議,數(shù)據(jù)都擺在那兒了,都是有據(jù)可查的,而且看那李書海面紅耳赤、一臉興奮的模樣,不像是在作假。
何況,剛剛皇帝已經(jīng)鬧了一出烏龍了,大伙又都是大周重臣,有頭有臉的大人物,一驚一乍的,搞的跟沒見過世面的...下里巴人一樣,確實是有失體統(tǒng)。
于是,群臣雖然心中大吃一驚,但表面上還是穩(wěn)的一批。
如此,工部報告,順利通過。
接下來是順天府尹匯報工作,去年冬天,因為蜂窩煤的推廣使用,使得京中凍死百姓人數(shù),比往年少了好幾千人,活人無數(shù)...
如此種種,又是新糧種新農(nóng)技,又是水泥鋼鐵,又是蜂窩煤...等等功績。
總之一句話,“沒有新技術(shù),就沒有新大周。”
等前面的節(jié)奏氣氛帶的差不多后。
皇帝安排好的一號托、六科給事中趙全,立馬上前奏道:
“啟稟陛下,如此神技新工,皆出忠毅伯之手,于天下貢獻之大,不說后無來者,實乃前無古人。
為彰其功績,慰勉萬民,請授新技‘圣人’銜...”
皇帝一臉為難...
“陛下,萬萬不可啊,此等奇技淫巧,如何能與圣人之德相并論。
趙全妖言惑眾,這是要置天下讀書人于何地啊...微臣反對?!?
二號托、禮部左侍郎何光同,不待皇帝表態(tài),立馬跪拜,摘下官帽,痛哭流涕,一副皇帝若是同意,他就辭官回家的姿態(tài)。
“陛下,何大人所言甚是?!?
“是啊,置我等讀書人于何地?”
“臣也反對...”
群臣一邊跟著反對,一邊私底下腹誹:
趙全這廝,平日里看著還是挺正常的一個人,今日怎么會提這種無腦要求?難道腦子放在家里沒帶來?
再說,要選新圣人,也該在咱們這些純正讀書人中間選,怎么能挑一個功勛子弟?
真是叛徒,讀書人的恥辱...
在滿朝反對聲中,六科給事中、趙全似乎也知道,事不可為,退一步,道:
“陛下,忠毅伯功績?nèi)绱?,若不重賞正名,恐寒天下人之心,不若尊其圣賢之名,書其功績以傳后世?!?
群臣一聽,尼瑪,趙全今日是吃賈敬那廝的迷魂藥,還是啥的?
這又是封號,又是立書的,是多少士大夫死后,都求之不得的好事...
他怎么一根筋似的,把這種好處往賈敬身上推?難道他自己就一點也不羨慕嫉妒?
還是這廝已被賈敬完全收買,連讀書人的節(jié)操都不要了?
“臣等反對...”
二號托接著反對,群臣也跟著反對。這回連理由大伙都懶得說,反正反對就對了。
看著同僚如此反應(yīng),趙全心中有苦難言,如今把柄在皇帝手中,他也身不由己,只能按照皇帝給的劇本繼續(xù)演。
他這回不退縮了,舉例子、講道理、列數(shù)據(jù),擺了一大堆事實證明:論功績,賈敬這廝確實要比讀書人鼓吹那些圣賢強的多。
但,此時,可不是講道理,講事實的好時機。道理講不過人家,嘴炮上,群臣仗著人多勢眾,想用唾沫淹死趙全這廝。
結(jié)果,嘿,這位看起來精瘦精瘦、戰(zhàn)斗力不太強的給事中趙大人,竟然不怕死地頂著飛沫,往回噴。
加上,群臣這邊有“二號托”何光同這個敵特帶節(jié)奏,也不知什么的,眾人還沒反應(yīng)過來,就敗下陣來,被駁的啞口無言。
嘴炮得勝的趙大人,似乎忘了剛剛的身不由己,如今,威風凜凜的,拉長著脖子,點著腳尖,斜著眼睛,目光在群臣中巡視著。
一副誰敢開口,就噴他一臉的亡命姿態(tài)。
俗話說,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看著趙大人如今就是一副不要命的樣子,大家心里還真有點發(fā)怵。
大家也犯不著,因為嫉妒羨慕,把老命搭上。
于是,雙方默默地相持著。
看著下面火候差不多,再耽擱下去,萬一群臣中冒出個愣頭青,真把趙全給揍了,這戲可就不好收場了。
于是,輪到司徒南這個總導演,出場和稀泥了。
“咳,諸位愛卿,不必再爭論了,免得傷了同僚和氣。
趙愛卿所提,立書封圣之事,確實太過,不宜采納。
然,忠毅伯大功于社稷,不可不賞。
今朕提封其為忠毅候,再賜予膠澳封地,以表其前無古人之功。諸卿以為如何?”
群臣聽了皇帝的話,還來不及細想,就見“二號托”禮部左侍郎何光同,奉旨拜道:
“陛下圣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臣習慣性地跟著節(jié)奏,一個,兩個,三個的奉旨拜道:
“陛下圣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當然,其中也有不少聰明人,發(fā)現(xiàn)了些許不妥,但大勢如此,為之奈何,況且,爵位、封地什么的與他們這些文臣關(guān)系不大,也就隨大流的跟著奉召。
于是,今日由皇帝司徒南導演,六科給事中趙全主演的朝議大戲,圓滿殺青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