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人終其一生都在逃離
- 誰會無聊到觀此一生
- 莫西西也
- 1237字
- 2022-03-15 10:42:11
人們希望有一種力量,時刻在自己身邊,有求必應,當手足無措時,一句話,一聲默念的請求,就可以讓自己和親人遠離傷害。
所以古代有了神明,現代有了信仰。人一旦陷入絕望,他會經歷著什么呢?痛苦不堪接踵而至。
你相信這個世界有神嗎?我們現在所擁有的美好,都是通過浴血奮戰而來的。一切物質而現實,同時飽含熱淚和信仰。我們將心中所期待的事情變成現實,未來,一切想象都會實現。即使我們的教育告訴我們,不要相信這個世界上有神明,自己就是自己的神。但是不得不承認,當我們手足無措的時候,惶恐不安,只能祈禱遠離災禍。沒有一個人比你更能親近自己,沒有一個東西能滿足你所有的需求,所以當最無助的時候,只能祈禱空無的東西。
人終其一生都在逃離,小的時候想要逃離父母,長大了想要逃離各種各樣的人和事。小的時候覺得離父母遠一些,其他的地方有各種各樣有趣新鮮的事物,每一次吵鬧都能跑出家里去,小時候的我格外調皮,是家里的老大,每次當發現什么東西壞了,那又闖禍了,我爸爸就第一眼想到的是我,我當時還覺得很神奇,怎么我每一次闖禍他都能夠知道是我?后來有一次和家里鬧得厲害,我就背著自己的小飯盒,帶著一點飯和菜便離開家里了,當時生活在農村里,除了山還是山,親戚家離得遠,我當時想的是找一個山洞住下來,但是在走了沒有多久,走在半山腰的時候,我就累了嘛,帶的飯吃掉了,然后就屁顛屁顛的回家了。我的父母似乎不知道我這個離家出走的行為,當做什么事也沒發生過?之前吵著架也不作數了,沒有人再生氣,事情便不了了之了,夜晚吃飯的時候還覺得飯菜格外的好吃。我這不懂事的行為是從隔壁家的孩子身上學的,當時她也走到了半山腰,她家的很多人都跑去攔下了她,上次給了她什么好處,鬧騰了一番之后便回家去了。我在想為何自己和她會有如此區別,定是我當時離開家的時候沒有弄出很大動靜,沒有讓人知道我已經選擇“離家出走”。我確實沒得到好處,既沒有鬧騰,便灰溜溜的回家了。長大以后離家將近2000公里,大學的生活既乏味又有趣,我曾想要去很多地方,但是奈何自己的經濟能力有限,家里上學孩子多,便只能在周邊看一看。然后我又想等我出來工作以后也能賺很多錢,去到自己曾經想去又沒有去成的地方。后來我又想,如果大學沒有去成,那么估計以后也沒有時間去現下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以后更不能做。大學的時間是足夠充分的,因為充分的時間養成了不好的行為習慣,拖延的性格。更沒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覺得松弛有度,既不能太休閑,也不能太忙碌。太閑了,容易頹廢,想的太多,付出的行動很少,更容易自卑。太忙了,容易疲憊,做的太多,沒有時間思考,逐漸的變成一個機器。
我始終不愿意放棄自己的興趣愛好,我想在自己時間最充裕的時候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讓自己留有遺憾。我開始漸漸的逼迫自己去做一些自己興趣愛好的人,將自己平常刷手機玩游戲的時間都擠了出去,內心的不安和焦慮也在逐漸減少,最起碼我干的事情讓我覺得有一定的成就感和滿足。
愿世間的災難都不會降臨,在每個努力熱愛生活,積極樂觀,善良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