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陜西省委黨校(陜西行政學院)學者文集(2019年)
- 蔡釗利主編
- 1487字
- 2022-01-11 15:45:36
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
劉永青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指出,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發生的三大歷史性事件,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我們黨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沖破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從此我國改革開放拉開了大幕。改革開放這把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鑰匙,首先打開了人們頭腦中那扇緊鎖的門。“真理標準大討論”打破了教條式的理論禁錮,恢復了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思想解放的大潮,蕩滌僵化落后的觀念,沖破思想的禁區,打破發展的僵局,帶來行動的破冰。
改革開放40年來,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實踐充分證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是完全正確的,形成的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確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引領時代發展的康莊大道,必須毫不動搖走下去。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責無旁貸的歷史責任。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動搖,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動搖,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在創造性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課題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創立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改革開放提供了科學的指導思想和強大的精神力量。
改革開放沒有先例可循,必須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40年來,我們大膽地試、勇敢地改,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取消農業稅牧業稅和特產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興辦深圳等經濟特區,共建“一帶一路”,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等。圍繞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這個改革開放的初心和使命,我們既通過提出并貫徹正確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帶領人民前進,又從人民實踐創造和發展要求中獲得前進動力,讓人民共享改革開放成果,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制度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問題。40年來,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前無古人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到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從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到全面深化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實推進。實踐充分證明,必須扭住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個關鍵,為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永葆黨和國家生機活力提供有力保證,為保持社會大局穩定、保證人民安居樂業、保障國家安全提供有力保證。我們要不斷發揮和增強我國制度優勢,加快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不斷把新時代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
(原載于《陜西日報》2019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