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省志·水利志(1996~2015年)
- 陜西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 581字
- 2021-12-30 18:05:13
第四篇 城鄉供水
城鄉供水是黨和政府十分重視的民生工程。“九五”以前,陜西省城鄉供水建設的重點是解決農村和縣以下鄉鎮的生活用水困難問題,并經歷了低標準向較高標準發展,由分散向相對集中發展,由偏遠山區廣大農村向城鎮發展的過程。到1995年底,全省累計修建農村供水工程18.19萬處,解決了977.65萬人和160.25萬頭大家畜的飲水困難,分別占到應解決數的69.8%和53.4%,其中450萬農村人口用上了自來水。1996~2015年,隨著陜西工業化、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城鄉供水需求呈現急劇增長的態勢。特別在經歷1994、1995兩年連旱的過程中,農村、縣城、大中城市供水緊缺的問題驟然爆發。全省農村人畜飲水困難,84座縣城供水頻頻告急,各大中城市出現水荒,西安市成為全國最缺水的城市之一,供水緊張時期每天的供水量只能滿足正常需水的一半。這次大旱充分暴露了陜西城鄉供水嚴重不足的突出問題,也引起全省上下對城鄉供水問題的深入思考。一時間,“大災之后要反思,反思之后要大干”成為全省共識,并由此拉開了陜西城鄉供水建設序幕。此后“甘露工程”、縣城供水與大中城市供水水源建設進入持續發展的20年。截至2015年,全省年供水量達到91.16億立方米,其中城鄉生活、工業生產與城市環境供水達到33.22億立方米;分別比1995年增加39.96%,208.16%。農村絕大多數村鎮實現了自來水,縣城、大中城市以及大工業項目供水嚴重緊缺的矛盾趨于緩解,有力地支撐了陜西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建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