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風縣志(1991—2010)
- 扶風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 949字
- 2021-12-29 16:59:18
序一
盛世修志,志載盛世。《扶風縣志(1991~2010)》即將付梓,可喜可賀!作為名譽顧問,有幸先讀,隨感而發,以此為序。
扶風縣地處關中平原西部,是寶雞的東大門,因“扶助京師、以行風化”而得名。扶風是西周文化的發祥地,佛教名剎法門寺的所在地,素有“周禮之鄉”“青銅器之鄉”的美譽。扶風旅游資源得天獨厚,古周原遺址和法門寺塔基被列為20世紀中國百項考古重大發現,法門寺地宮出土的佛指舍利被譽為世界第九大奇跡。2014年3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重要演講,盛贊法門寺出土的精美絕倫的琉璃器所蘊含的人文精神。國家5A級景區法門文化景區已成為陜西第二個文化符號。扶風人杰地靈,雄才輩出。東漢時期“班馬耿竇”四大名門望族功績卓著,班固治史、馬援請纓、馬融講經、蘇蕙織錦“璇璣圖”等典故彪炳史冊,李白的“扶風豪士歌”、蘇軾的“遠愛亭”流傳至今。這些有力佐證了扶風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鐘靈毓秀,絢爛奪目的輝煌歷史。近年來,扶風縣先后榮獲了中國旅游競爭力百強縣、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等殊榮。
蘭臺傳后世,鑒古照千秋。《扶風縣志(1991~2010)》記載歷史,傳承文明,啟迪后人,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真實記錄了扶風縣1991年至2010年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事業等方面日新月異的新變化,展現了扶風人民在改革開放浪潮中解放思想、加快發展的生動畫卷,是對外宣傳扶風、加大招商引資、實現追趕超越的文化窗口,是堅持文化自信、弘揚扶風精神的重要名片,是新時代我縣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開出的絢爛之花!
治天下者,以史為鏡。治郡國者,以志為鑒。2013年4月來扶風工作,歷時7年有余,扶風是我的第二故鄉,我深深地熱愛扶風這片周原沃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與扶風人民一道,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擼起袖子加油干!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干到底。“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扶風經濟邁上了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實現了決勝全面小康社會的新跨越。讓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牢記習總書記來陜考察時的重托,始終保持奮發有為、昂揚向上的精神,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勇立潮頭,誓做新時代的弄潮兒,奮力譜寫扶風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中共寶雞市委常委 扶風縣委書記
202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