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風縣志(1991—2010)
- 扶風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 2563字
- 2021-12-29 16:59:20
第二章 行政區劃
第一節 1990年之前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扶風縣建立區、鄉人民政權。1950年實行第一次區劃調整,扶風縣將原有的8個區公署改為1~8序列區公所,原93鄉縮編為70個鄉政府。
1956年2月,扶風縣實行第二次區劃調整,將原有8個區、70個鄉撤并為20個鄉,設城關、伏波、黃甫、段家、料地、大官、大營、絳帳、上宋、田家、五泉、杏林、太白、召公、建和、南陽、天度、野河、法門、黃堆鄉政府。
1958年9月,在全國實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的大潮中,扶風縣開始第三次區劃調整。撤銷原來的20個鄉,成立絳帳、城關、午井、法門、天度、杏林、召公7個人民公社。同年12月,扶風縣、武功縣、興平縣根據陜西省人民委員會《關于市、縣(區)行政區域的調整方案》,三縣合一,成立興平縣。扶風縣縣制撤銷,原轄區的7個人民公社未變,僅將原城關公社改名為扶風人民公社。
1959年4~5月,除午井、法門公社未設管區外,其余5個人民公社下設18個管區。
絳帳人民公社下設上宋、大營、揉谷、五泉、段家5個管區;
扶風人民公社下設伏波、黃甫、扶東、卜村4個管區;
天度人民公社下設天度、南陽、野河3個管區;
杏林人民公社下設湯房、杏林、太白3個管區;
召公人民公社下設召公、召扎、建和3個管區。
1961年4月,興平縣實行第四次區劃調整,將原屬扶風縣的7個人民公社劃分為絳帳、上宋、揉谷、五泉、段家、黃甫、午井、法門、天度、南陽、太白、杏林、建和、召公、扶風等15個人民公社。原公社下設的管區除保留野河管區外,其余全部撤銷。
1961年8月,興平大縣解體,恢復扶風縣建制。扶風人民公社恢復原城關人民公社的名稱。9月,撤銷野河管區,成立野河人民公社。
1964年設立絳帳鎮,轄絳帳地區城鎮居民戶,負責絳帳車站地區的社會行政管理。
1970年2月,扶風縣革命委員會從城關人民公社劃出城鎮部分,設置城關鎮。
1972年10月,由法門人民公社劃出6個生產大隊,設立黃堆人民公社。至此,扶風縣共轄17個人民公社和兩個鎮。
1982年7月,五泉人民公社劃歸咸陽市楊陵區。
1984年3~5月,扶風縣開展第五次區劃調整,實行政社分設,建立鄉鎮人民政府。城關公社與城關鎮合并,絳帳公社與絳帳鎮合并,分別成立新的城關鎮人民政府和絳帳鎮人民政府。
1985年1月,法門公社改為法門鎮。
1987年10月,杏林公社改為杏林鎮。
至1990年末,扶風縣設有5鎮10鄉。為城關鎮、絳帳鎮、召公鎮、杏林鎮、法門鎮、揉谷鄉、上宋鄉、段家鄉、午井鄉、太白鄉、新店鄉、建和鄉、天度鄉、南陽鄉、黃堆鄉。
第二節 1991年之后區劃
1993年5月,扶風縣人民政府研究,新設立杏林鎮史度村。
1996年8月,扶風縣人民政府研究,設立新店鄉下原峪村。
1997年7~9月,扶風縣人民政府研究,并經寶雞市人民政府批復同意,將午井、南陽、段家、新店、天度5個鄉撤鄉建鎮。由此,扶風縣5鎮10鄉變更為10鎮5鄉。
2001年10月8日,經扶風縣人民政府批準,縣城城區劃分為4個社區,設立4個社區委員會,即西關社區、中街社區、東關社區、勝利廠社區。由此,加上絳帳社區,全縣城鎮社區變更為5個。
2001年12月,扶風縣人民政府撤銷新店鎮,并入城關鎮;撤銷建和鄉、黃堆鄉,并入法門鎮,全縣鄉鎮由此變更為9鎮3鄉。
2002年11月10日,扶風縣人民政府開展撤村并村工作:曹衛村并入龍渠寺村,并村后稱龍渠寺村;撤銷街子村,其一、二組并入鄧家村,其三組并入春光村;撤銷永康村,并入柿坡村,并村后稱柿坡村;五嶺村并入魯馬村,并村后稱魯馬村;焦呂村并入閆村村,并村后稱閆村村;韓中村并入建和村,并村后稱建和村;三線村并入馮家村,并村后稱馮家村;石碑村并入永安村,并村后稱永安村;云西村并入東橋村,并村后稱東橋村;窯白村并入馬家村,并村后稱馬家村;召李村、寨子村并入齊村村,并村后稱齊村村;北庵村并入北街村,并村后稱北街村;唐家河村并入王家臺村,并村后稱王家臺村;撤銷昝家村和樊家村,原昝家村與樊家村合并,并村后稱昝樊村;大陳村并入后董村,并村后稱后董村。至此,扶風縣有行政村189個。
2005年6月,經扶風縣人民政府批準,城關中街社區與西關社區合并,設立西關社區。全縣社區總數為4個。
2005年10月26日,扶風縣人民政府決定:撤銷杏林鎮菊花村、史度村,新成立菊花村;撤銷城關鎮下原峪村、新店村,新成立新店村;撤銷召公鎮洼里村、召公村,新成立召公村;撤銷揉谷鄉張中村、陵角村,新成立光明村。經此撤村、并村、建村,扶風縣行政村變更為185個。
2007年10月16日,為適應法門寺文化景區的建設,扶風縣人民政府批準成立法門寺文化景區社區居委會。全縣社區總數為5個。
2008年8月14日,國務院以國函(2008)77號函件批復陜西省人民政府,同意把扶風縣揉谷鄉劃歸楊陵區管轄。2008年12月26日,扶風縣人民政府與楊陵區人民政府正式履行交接手續。至此,扶風縣轄9鎮2鄉。169個行政村,1137個村民小組,5個社區。
第三節 2010年末區劃
2010年末,扶風縣行政區劃為9鎮2鄉,169個行政村,1137個村民小組,5個社區。具體為:
一、城關鎮
鎮人民政府設在縣城老區北門外北安村。轄村民委員會33個,社區居委會3個,村民小組219個。
扶風縣2010年末城關鎮村、組情況統計表
續表
二、絳帳鎮
鎮人民政府駐地絳帳工業園。轄村民委員會1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個,村民小組99個。
扶風縣2010年末絳帳鎮村、組情況統計表
續表
三、召公鎮
鎮人民政府駐地召公西街,轄15個村民委員會,90個村民小組。
扶風縣2010年末召公鎮村、組情況統計表
四、法門鎮
鎮人民政府駐地法門鎮街道。轄27個村民委員會,193個村民小組,1個社區居委會。
扶風縣2010年末法門鎮村、組情況統計表
續表
五、午井鎮
鎮人民政府駐地午井街道,轄16個村民委員會,116個村民小組。
扶風縣2010年末午井鎮村、組情況統計表
六、段家鎮
鎮人民政府駐地段家村,轄村民委員會13個,村民小組83個。
扶風縣2010年末段家鎮村、組情況統計表
七、杏林鎮
鎮人民政府駐地杏林東街。轄村民委員會9個,村民小組80個。
扶風縣2010年末杏林鎮村、組情況統計表
續表
八、天度鎮
鎮人民政府駐地天度街道東段,轄村民委員會10個,村民小組62個。
扶風縣2010年末天度鎮村、組情況統計表
九、南陽鎮
鎮人民政府駐地南陽村,轄村民委員會10個,村民小組66個。
扶風縣2010年末南陽鎮村、組情況統計表
續表
十、上宋鄉
鄉人民政府駐地上宋村,轄村民委員會12個,村民小組59個。
扶風縣2010年末上宋鄉村、組情況統計表
十一、太白鄉
鄉人民政府駐地澇池岸村,轄村民委員會7個,村民小組71個。
扶風縣2010年末太白鄉村、組情況統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