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測評與整改指導手冊
- 郭鑫編著
- 875字
- 2021-04-14 11:36:20
1.4 等級保護的測評流程
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測評的完整流程包含五個環節。
● 定級。
● 備案。
● 開展等級測評。
● 系統安全建設。
● 監督指導。
1.定級
信息系統安全等級由系統運營、使用單位根據《信息安全技術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定級指南》自主確定,有主管部門的,應當經主管部門審批。對于擬確定為四級及以上的信息系統,還應經專家評審會評審。新建信息系統在設計、規劃階段確定安全保護等級。
信息系統安全共分為五個等級,分別如下。
● 第一級(自主保護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后,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但不損害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
● 第二級(指導保護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后,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產生嚴重損害,或者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損害,但不損害國家安全。
● 第三級(監督保護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后,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嚴重損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損害。
● 第四級(強制保護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后,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別嚴重的損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嚴重損害。
● 第五級(專控保護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后,會對國家安全造成特別嚴重的損害。
2.備案
運營、使用單位在確定等級后到所在地的市級及以上公安機關備案。第二級以上網絡運營者應當在網絡的安全保護等級確定后10個工作日內備案。
3.開展等級測評
運營、使用單位或者主管部門應當選擇合規的測評機構,定期對信息系統安全等級狀況開展等級測評。三級信息系統至少每年進行一次等級測評,四級信息系統至少每年進行一次等級測評,五級應當依據特殊安全需求進行等級測評。測評機構應當出具測評報告,并出具測評結果通知書,明示信息系統安全等級及測評結果。
4.系統安全建設
運營、使用單位按照管理規范和技術標準,選擇管理辦法要求的信息安全產品,建設符合等級要求的信息安全設施,建立安全組織,制訂并落實安全管理制度。
5.監督指導
公安機關依據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規范,監督檢查運營、使用單位開展等級保護工作,定期對信息系統進行安全檢查。運營、使用單位應當接受公安機關的安全監督、檢查、指導,如實向公安機關提供有關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