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初級注冊安全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輔導教材:安全生產實務(建筑施工安全)(2020版)
- 全國初級注冊安全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試題分析小組
- 1243字
- 2021-04-22 17:20:00
第九節 危險、有害因素辨識
一、 危險、 有害因素的分類
1.按導致事故直接原因分類
根據 《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GB/T 13861-2009),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共分為四大類,分別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環境因素”和“管理因素”。生產過程中危險和有害因素的具體分類見表1-3。
表1-3 生產過程中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

(續)

2.參照 《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 進行分類
參照 《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GB 6441-1986),將危險因素分為20類,分別為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觸電、淹溺、灼燙、火災、高處墜落、坍塌、冒頂片幫、透水、放炮、火藥爆炸、瓦斯爆炸、鍋爐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傷害等。
典型例題
根據 《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GB/T 13861-2009),下列職業性危害因素中,屬于環境因素的有()。
A.紫外輻射 B.作業場地和交通設施濕滑
C.機械性噪聲 D.門和圍欄缺陷
E.防護裝置、設施缺陷
【答案】 BD。
二、 危險、 有害因素的辨識和分析方法
常用的危險、有害因素辨識的方法有直觀經驗分析法和系統安全分析方法。直觀經驗分析法又包括對照、經驗法和類比方法;系統安全分析方法包括事件樹法、事故樹法。
三、 危險、 有害因素辨識與評價單元劃分
1.廠址
辨識的主要內容包括工程地質、地形地貌、水文、氣象條件、周圍環境、交通運輸條件及自然災害、消防支持等。
2.總平面布置
辨識的主要內容包括功能分區、防火間距和安全間距、風向、建筑物朝向、危險有害物質設施、動力設施(氧氣站、乙炔氣站、壓縮空氣站、鍋爐房、液化石油氣站等)、道路、儲運設施等。
3.道路及運輸
辨識的主要內容包括運輸、裝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運輸和豎向交叉運輸等。
4.建(構) 筑物
辨識的主要內容包括火災危險性分類、耐火等級、結構、層數、占地面積、防火間距、安全疏散等。
5.生產工藝過程
對新建、改建、擴建項目設計階段危險、有害因素的識別包括以下內容。
(1)對設計階段是否通過合理的設計進行考查,盡可能從根本上消除危險、有害因素。
(2)當消除危險、有害因素有困難時,對是否采取了預防性技術措施進行考查。
(3)在無法消除危險或危險難以預防的情況下,對是否采取了減少危險、危害的措施進行考查。
(4)在無法消除、預防、減弱的情況下,對是否將人員與危險、有害因素隔離等進行考查。
(5)當操作者失誤或設備運行一旦達到危險狀態時,對是否能通過聯鎖裝置來終止危險、危害的發生進行考查。
(6)在易發生故障和危險性較大的地方,對是否設置了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標志和聲、光警示裝置等進行考查。
6.生產設備、 裝置
對于工藝設備辨識的主要內容包括:高溫、低溫、高壓、腐蝕、振動、關鍵部位的備用設備、控制、操作、檢修和故障、失誤時的緊急異常情況等。
對機械設備辨識的主要內容包括:運動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條件、檢修作業、誤運轉和誤操作等。
7.作業環境
辨識的主要內容包括存在各種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部位。
8.安全管理措施
辨識的主要內容包括安全生產管理組織機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特種作業人員培訓、日常安全管理等。
- 《安全生產管理知識》命題點全面解讀
- 《機電工程管理與實務》命題點全面解讀
- 工程造價管理基礎理論與相關法規
- 工程項目組織與管理
- 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基礎知識(2019年版)
- 《房地產開發經營與管理》命題點全面解讀
-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與實務:1綱2點3題速通寶典(2014全國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速通寶典)
- 現代咨詢方法與實務
- 2020年一級注冊建筑師《建筑物理與建筑設備》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 安全生產技術
- 《水利水電工程管理與實務》命題點全面解讀
- 建設工程質量、投資、進度控制
- 咨詢工程師(投資)《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7小時視頻講解]
- 全國注冊咨詢工程師(投資)職業資格考試考點突破+歷年真題+押題試卷:現代咨詢方法與實務
- 《城市規劃相關知識》命題點全面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