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防安全技術實務考點一本通
- 黃明峰主編
- 767字
- 2021-04-22 17:18:00
第四節 防火和滅火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一、防火的基本方法
(1) 控制可燃物。
(2) 隔絕可燃物。
(3) 控制引火源。
二、滅火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一) 冷卻滅火
對于可燃固體,將其冷卻在燃點以下;對于可燃液體,將其冷卻在閃點以下,燃燒反應就可能會中止。用水撲滅一般固體物質引起的火災,主要是通過冷卻作用來實現的,水具有較大的比熱容和很高的汽化熱,冷卻性能很好。水噴霧效果更為明顯。冷卻滅火如圖1-2-15~圖1-2-18所示。

圖1-2-15 消防水槍滅火

圖1-2-16 水霧噴頭
(二) 隔離滅火

圖1-2-17 冷卻滅火

圖1-2-18 噴頭噴水
自動噴水-泡沫聯用系統在噴水的同時噴出泡沫,泡沫覆蓋于燃燒液體或固體的表面,在發揮冷卻作用的同時,將可燃物與空氣隔開。
在撲滅可燃液體或可燃氣體火災時,迅速關閉輸送可燃液體或可燃氣體管道的閥門,切斷流向著火區的可燃液體或可燃氣體的輸送,同時打開可燃液體或可燃氣體通向安全區域的閥門,使已經燃燒或即將燃燒或受到火勢威脅的容器中的可燃液體、可燃氣體轉移。
(三) 窒息滅火
可燃物的燃燒是氧化作用,需要在最低氧濃度以上才能進行,低于最低氧濃度,燃燒不能進行,火災即被撲滅。一般氧濃度低于15%時,就不能維持燃燒。在著火場所內,可以通過灌注非助燃氣體,如二氧化碳、氮氣、蒸汽 (水噴霧) 等,來降低空間的氧濃度,從而達到窒息滅火。
(四) 化學抑制滅火
由于有焰燃燒是通過鏈式反應進行的,如果能有效地抑制自由基的產生或降低火焰中的自由基濃度,即可使燃燒中止。化學抑制滅火的滅火劑常見的有干粉和七氟丙烷。化學抑制滅火速度快,使用得當可有效地撲滅初起火災,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該方法對于有焰燃燒火災效果好,而對深位火災由于滲透性較差,滅火效果不理想。滅火機理見表1-2-3。
表1-2-3 滅火機理

例:下列滅火器中,滅火劑的滅火機理為化學抑制作用的是 ()。(2016真題)
A.泡沫滅火器 B.二氧化碳滅火器
C.水基型滅火器 D.干粉滅火器
參考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