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讓你更聰明的科學新概念2
- (美)約翰·布羅克曼編著
- 802字
- 2021-04-10 00:04:21
前言 科學即模因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的“模因”(meme)(1)成為一個模因,其知名度遠遠超出了創造它的科學對話。它是屈指可數的進入大眾文化的科學概念之一,有助于澄清事實和啟發思想。當然,并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傳播科學的認識。對于達爾文所聲稱的“人類是猴子的后代”這一觀點,伯明翰主教的妻子就曾經說過:“天啊,但愿這不是真的。但是,倘若事實真的如此,那就拜托,不要讓這事被宣揚出去,鬧得人盡皆知。”
為了在大眾文化中激發和拓展科學思維,我們需要將科學術語或概念傳播到更廣泛的人群中。而在這些科學術語或概念中,也許沒有哪個比“科學”本身更加重要。
許多人,甚至許多科學家,都對科學抱有狹隘的觀念,認為科學是在實驗室中進行的受控的、重復的實驗,主要是由物理學、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組成,這些學科是典型的科學。然而,科學的拉丁詞源最好地傳達了科學的本質:scientia,意為“知識”。
科學方法就是最適合獲得可靠知識的實踐方式。實踐方式因領域而異:受控的實驗室實驗在分子生物學、物理學和化學領域是可行的,但是在其他許多通常被視為科學的領域里要么是不可能的,要么是不道德的,甚至是非法的,其中包括所有與歷史有關的科學,如天文學、流行病學、進化生物學、大多數的地球科學、古生物學等。如果科學方法可以被定義為最適合在某一特定領域獲得知識的實踐方式,那么科學本身就是這些實踐獲得的知識。
科學(也就是獲得知識的可靠方法)也是心理學和社會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經濟學、地理學、歷史和政治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歷史科學中廣泛運用基于觀察和統計的方法一樣,化學和遺傳學等傳統科學中的精細技術也是解決社會科學問題的關鍵。因此,科學就是對任何事的可靠的知識獲取,無論是關于人類本性的變幻莫測、歷史上偉大人物的作用,還是關于生命本身的起源。
正是本著科學的精神,Edge在成立20周年之際,很高興地提出了2017年度的“前沿”問題:
哪些科學術語或概念應該更加廣為人知?
約翰·布羅克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