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曹世玉閉關修煉道宮秘境第三層——肝木神藏的時候,位于揚州大延山一角的一個小村莊“藤家莊”內,七歲的滕青山吃過早飯后,就跑到村子東頭,目不轉睛的看著空地上豎著的三塊石碑中的一塊。
根據“天人感應篇”所言,修煉眉心祖竅有三重境界,分別為:天人感應、天人合一、返璞歸真。
滕青山想到了在茶肆中,那位說書人講述的“虛境”和“內景”之爭。
虛境是天人感應之道;
內景則是天人合一、返璞歸真之道。
由武盟發行的《江湖月刊》,每一期都會刊載數位開元殿的議員對于兩條武學道路的論述。
這也是天下武者最津津樂道的話題。
雖然很多人根本不清楚什么是虛境?什么又是內景?
滕青山當然也搞不明白,但并不妨礙他將這些問題記在心里。
“努力,奮斗。”
揮了揮拳頭,滕青山奔向后山,開始鍛煉。
…………
熊瞎子山脈,金色龍龜背上的天洪水宮之中。
閉關修煉的曹世玉沉浸在一種空靈的狀態,肌體發生著奇妙的變化。
道宮內,仿若有禪唱、上古的祭祀音劃破時空,縹緲而來。
有人認為,那是“逝我”在為今生誦經。雖生當世,卻有“我”活于過去。
當然,很多人都不認可這一說法,認為那是“道我”,是道性的一面在捕捉道跡,勾動世界大道。
無論是叫“逝我”,還是稱呼為“道我”,這一個月來,都在勾動天地,滋養命主,讓今生的“我”不朽。
這一個月來,曹世玉的道宮內青氣如龍,盤繞飛舞,他聆聽大道倫音,肌體生輝,不斷蛻變。
“蓋人與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父之陽,日也……心為身之主宰,萬事之根本,五臟六腑之大主也……諸氣者,皆屬于肺……一呼一吸,與天氣相通……”
人體與天地對應,心火神藏為人體之天日,是一切生機的根本,可謂重中之重,為道宮五行神藏之最。
此神藏,為神祇中之太陽,以陽氣為用,推動命能循環,維持人體不朽,使之生機不息。
所以曹世玉邁入道宮秘境后,首先修煉的便是這一神藏。
肺金神藏則是接連靈氣之神道,覆蓋臟腑,位置最高,號稱華蓋,稱為五臟之長。
此神藏,輸送精氣神,布散到全身,外達于皮毛,以溫潤、濡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肌腠皮毛。
肝木神藏為人體生機運化的中樞,分理陰陽,揚清蕩濁,化合萬氣。
此神藏,負責梳理體內雜亂的氣機,解離質元,導氣歸元,化害為利,融為一體。
此時此刻,在曹世玉的道宮之中,太陽真火以碧玉梧桐樹散發的勃勃生機為燃料,心火旺盛,陽氣充盈周身。
本命飛劍在心火的煉化下,質地更堅,鋒芒更盛。
碧玉梧桐枝葉搖動,內藏的涅槃道韻在飛劍鋒芒的刺激下,生機不滅,生生不息。
天洪水宮積蓄的“元液”如沸,將曹世玉整個人淹沒了。
一個月后,天空中“轟”一聲巨響,曹世玉破關而出,閃亮登場。
他黑發披散,感覺體內充滿了強大的力量,一拳似乎可以干掉一頭龍,擁有用不完的力量!
恨天無把,恨地無環。
曹世玉一拳向著天空揮出,肆意宣泄著自己的力量。
頓時,天空中風起云涌,電閃雷鳴,仿佛天公震怒,要降下雷霆,鞭撻世間的異類。
“哈哈哈……”
曹世玉開懷大笑了起來,整個人由內而外,變得“活”了起來。
往事如煙,唯把握當下,求證不朽。
碧玉梧桐樹內藏的那一股涅槃道韻,在這一刻融入他的精氣神之中。
涅槃重生!
心底深處所有的迷障、困惑、妄念等等,全部一掃而空。
曹世玉祭出了七星龍淵劍,劍身上的七顆銀星瞬間全部點亮,人與劍合,化作了一道流光,瞬間撕碎了天空中的烏云,向著更高的地方飛去。
“我要飛得更高,飛得更高,翅膀卷起風暴,心生呼嘯……”
御劍飛行,縱橫青冥。
曹世玉揮灑著內心的激情和喜悅,感覺距離劍道第四境——身劍合一,只剩下薄薄的一層膜。
欠缺的只是那么一點點靈感。
天唐劍仙之道,唯有以“劍心通玄氣”煉化劍胎為本命飛劍,方才算得上是窺得門徑,可自稱“劍修”。
本命飛劍練成,自然而然證得劍道第一境——劍氣如虹。
以本命飛劍護身,以劍氣應敵,一息三千六百轉,劍氣就是會拐彎的子彈。
劍道第二境——劍氣化形。
劍修以“金光辟魔咒”凝練劍氣,將無形劍氣化作有形,宛如實質。大入長虹,細如游絲。
“金光辟魔咒”是道教八大神咒之一的“金光神咒”的變種,金光凝練,護身護劍,從此劍修的本命飛劍就不懼旁門左道的種種陰毒邪法的污穢。
劍道第三境——劍氣雷音。
劍修所發的劍光的速度突破音障,宛如雷鳴,故而得名。
實質化的劍氣,以超越音速的極速射出,無論是法器、陣法、符箓,全都難擋劍修的鋒芒。
而劍修三大基礎法術中的第三門,分光化影術。將一劍化作十劍、百劍、千劍、萬劍,虛虛實實,神鬼莫測。
劍道第四境——身劍合一,這一境界又名“劍遁”,乃是世間最快的遁法之一。
劍遁的核心要義為:動如雷霆,難知如陰。
動如雷霆者,聲如霹靂,劍光化虹,氣勢磅礴,劍氣如颶風、如大潮、如雷暴……直至分山斷岳、截海分波、斬天裂地,又名“霹靂劍遁”。
難知如陰者,把劍氣精煉到如絲如縷、如氣如霧,入微入化,直至無形無質,又名“無形劍遁”。
修成劍遁,才算是在劍仙之道上登堂入室。
“差一點什么呢?”
曹世玉目光所及,將九州大地映入眼簾,接入心懷。
蕓蕓眾生在這片大地上繁衍生息,譜寫出無數壯美的詩篇,可歌可泣。
“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與人斗,其樂亦無窮!”
一念至此,曹世玉瞬間明悟,人之斗志,便是劍之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