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水的控制、管理與經營:以大慶地區為例
- 閆成璞 劉群義 劉森 謝永剛等
- 18字
- 2021-04-30 12:16:02
7 大慶地區控制洪水的綜合管理對策探討
7.1 水土資源的利用及其管理
(1)近年來,大慶滯洪區內水土資源沒有實行統一管理,農民侵占河湖、圍墾造地、養魚沒有得到遏制,反而越來越嚴重。隨著人口資源與環境之間矛盾的越來越緊張,占有資源的價值量越來越高,上述現象有逐漸增長的趨勢。滯洪區調度考慮興利的同時,要對其調度指標重新核定。不同水位下的水土資源要明晰產權。確權發證,國家該補償的補償、該征地的征地,并出臺相應的滯洪區管理公告或條例。只有這樣,水土資源的利用才能可持續并得到有效的配置。如王花泡滯洪區的水面是安達市管理,防洪工程是黑龍江省防洪管理處管理并同時擁有水的控制權。如果水位太高,不放水,淹沒土地農民告狀。正常年份每年放2次水。一次是春天開化之后,汛前超過起調水位時。如農民養魚,水位低時養魚水面不夠,也要上訪告狀;于是地方政府與管理部門協商,與農民的糾紛也不斷。從近些年水量調度分析,一般很少有汛前滯洪區庫容一旦超過起調水位就放水的(不考慮洪水資源化利用下的防洪調度控制運用方案是超過起調水位即開閘放水),都參考氣象預報和水文信息,留有余地。另一次放水是秋天上凍前,主要預防水位高時,防止工程凍害破壞。
(2)汛期防汛搶險責任分工應有明確規定。建議正常管理、平時工程養護、水情預報、防洪調度由管理單位負責,汛期防汛搶險、備土、物資由工程所在市(縣)負責,或按受益單位劃分責任(段)分工。但防洪工程管轄范圍內,行洪灘地淹沒高程沒有明確規定;民眾隨意在其中修建設施,如魚池、房屋、道路等。導致一到汛期,尤其是發生洪水時,不僅影響防洪安全,淹沒所有物問題和糾紛不斷。因此,應結合滯洪區及其排水河道風險圖工作,重點標明不同設計洪水位的淹沒范圍及高程數字,特別是規定各方認可的受災主體等。
(3)大慶防洪工程管理處管轄的水土資源的范圍,要確權發證。由于大慶地區防洪工程涉及面廣,汛期洪水調度復雜,涉及3區8縣,為了做到統一調度、科學管理。建議成立“大慶地區防洪協調委員會”,以黑龍江省水利廳為主要委員單位、吸收地方政府、石油、石化等生產企業以及各個利益相關者等多方面參加的管理委員會,定期開會研究解決管理和調度等有關事宜,包括相關管理條例、法律、法規的起草和報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