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3 實施農業節水補償機制的原則

根據前述法規,借鑒國內其他地區水權轉讓經驗,結合地區實際情況,制定農業節水補償機制的原則如下:

1)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原則。水權轉讓既要尊重水的自然屬性和客觀規律,又要尊重水的商品屬性和價值規律,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水的需求,統籌兼顧生活、生產、生態用水,以流域為單元,全面協調地表水、地下水、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水量與水質、開發利用和節約保護的關系,充分發揮水資源的綜合功能,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2)政府調控和市場機制相結合的原則。水資源屬國家所有,水資源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國家對水資源實行統一管理和宏觀調控,各級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對水資源實行管理。充分發揮市場在水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政府調控和市場調節相結合的水資源配置機制。

3)全局和局部相結合的原則。在確保糧食安全、穩定農業發展的前提下,為適應國家經濟布局和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推動水資源向低污染、高效率產業轉移。水權轉讓必須首先滿足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充分考慮生態系統的基本用水,水權由農業向其他行業轉讓必須保障基本農田的農業用水要求。水權轉讓要有利于建立節水防污型社會,防止片面追求經濟利益。

4)明晰初始水權的原則。水權轉讓以明晰水資源使用權為前提,所轉讓的水權必須依法取得。水權轉讓是權利和義務的轉移,受讓方在取得權利的同時,必須承擔相應義務。

5)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要尊重水權轉讓雙方的意愿,以自愿為前提進行民主協商,充分考慮各方利益,并及時向社會公開水權轉讓的相關事項。

6)有償轉讓和合理補償的原則。水權轉讓雙方主體平等,應遵循市場交易的基本準則,合理確定雙方的經濟利益。因轉讓對第三方造成損失或影響的必須給予合理的經濟補償。

7)產業或行業限制性原則。對水權轉讓設立限制范圍,主要包括:取用水總量超過本流域或本行政區域水資源可利用量的,除國家有特殊規定的,不得向本流域或本行政區域以外的用水戶轉讓;在地下水限采區的地下水取水戶不得轉讓水權;為生態環境分配的水權不得轉讓;不得進行對公共利益、生態環境或第三者利益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水權轉讓;不得向國家限制發展的產業用水戶轉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远县| 萨迦县| 望城县| 曲阜市| 锦屏县| 彰武县| 罗江县| 嘉黎县| 河南省| 九台市| 峡江县| 阳西县| 盱眙县| 德令哈市| 封开县| 兴安县| 岐山县| 资源县| 昌邑市| 罗源县| 饶平县| 双桥区| 德州市| 吉木萨尔县| 大悟县| 伊金霍洛旗| 新营市| 长兴县| 景谷| 曲阳县| 青阳县| 南平市| 湄潭县| 微山县| 周宁县| 博罗县| 文安县| 乌拉特后旗| 新化县| 广水市| 涪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