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高壓變電站換流站施工與運維檢修
- 《特高壓變電站換流站施工與運維檢修》編委會
- 1804字
- 2021-04-16 21:46:18
第三十七節 變電站換流站混凝土防火墻工程施工工藝
一、施工工藝流程
變電站換流站的混凝土結構防火墻施工工藝流程如圖3-37-1所示。

圖3-37-1 混凝土防火墻施工工藝流程圖
二、施工準備
1.材料的準備
(1)模板應采用表面平整且有一定剛度的材料。
(2)鋼筋進場時應有質量證明書,并按有關標準規定對鋼筋進行取樣送檢,并應進行外觀檢查。
(3)砂采用中砂,進場后按相關標準要求進行試驗。
(4)石子采用5~31.5粒徑,進場后應按相關標準要求進行試驗。
(5)水泥進場時應檢查品種、級別、包裝、出廠日期,并應對其強度等性能指標按相關標準要求復檢,并在使用前取得復試報告。
2.技術準備
(1)圖紙會檢:嚴格按照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建設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導則》(簡稱《導則》)的要求做好圖紙會檢工作。
(2)技術交底:應按照《導則》規定,每個分項工程必須分級進行施工技術交底。技術交底內容要充實,具有針對性和指導性,全體參加施工的人員都要參加交底并簽名,形成書面交底記錄。
三、土方開挖
施工前應做好定位放線工作。根據設計圖及地質勘察報告要求,查勘現場土質,確定開挖方案。開挖中應對基底標高、邊坡坡度、基坑軸線等進行復測,確保不超深以及基底土質不受擾動,及時排除積水。開挖完成后,應組織相關人員(設計院、勘察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業主)進行驗槽,并做好記錄。
四、混凝土墊層施工
按照軸線位置,安裝混凝土墊層模板,澆筑混凝土墊層。混凝土墊層應密實、平整,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混凝土墊層澆筑完畢,應進行澆水養護,混凝土強度達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裝模板支架。
五、鋼筋綁扎、安裝
(1)根據施工圖進行鋼筋翻樣,確定鋼筋規格、型號、尺寸、形狀,統一按設計及施工規范要求加工成型,運至現場。
(2)鋼筋綁扎應符合施工規范及設計要求,并應注意以下事項:
1)墻身鋼筋綁扎接頭彎鉤均應朝混凝土墻板內側。設計無要求時,兩層鋼筋間應設置拉結筋和支撐筋,以保證鋼筋的正確位置。拉結筋一般采用6~10mm彎成S形鋼筋,拉結筋縱橫向間距不大于600mm;支撐筋采用12mm制作成U形筋,間距不大于1000mm。
2)墻身豎向鋼筋插筋在基礎鋼筋綁扎完成之后澆筑混凝土之前插入,嚴格控制其埋設位置。
3)墻身端部未設計暗柱時,端部應配置U形鋼筋與水平分布筋搭接,搭接長度為縱向鋼筋的錨固長度。
4)鋼筋保護層宜采用塑料卡墊塊。墻體鋼筋不得外露。
六、模板安裝、拆除
(1)模板及其支架應根據結構形式、荷載大小、地基土類別、施工設備以及材料供應等條件進行設計,符合有關強度、剛度、穩定性要求,并根據設計圖的結構尺寸,進行電腦模擬《模板排版設計圖》,將每塊模板按照安裝順序進行編號。模板拼縫應講求簡單、美觀。
(2)模板安裝時,按照基礎混凝土模板邊線安裝一側側模,模板采用膠合板拼接,膠合板外側拼縫采用50mm×100mm木方橫向固定,木方外側采用鋼管排架豎向固定,用線錘校正模板的垂直,然后采用鋼管斜撐固定。模板內側使用1cm半圓木條固定在拼縫處,澆筑后形成凹槽,防止漏漿。
(3)膠合板側模組拼時,嚴格按模擬排版設計圖施工,按編號、順序先立兩端,后立中間部分,再用同樣方法安裝另外一側模板及斜撐等。
(4)為防止墻身脹模,采用12mm對拉螺栓固定,螺栓間距不大于500mm,嚴格按模擬排版設計圖布置。螺栓在混凝土內應使用兩端有塑料保護帽的硬質套管,套管抵住側模,以保證墻體的厚度正確。
(5)模板拆除:常溫下,墻體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1.2MPa,保證混凝土表面、棱角不受損壞時方可拆除,且拆除時應防止模板對已澆筑混凝土的碰撞。
模板拆除后,應將螺栓處的塑料保護帽取出,并采用水泥砂漿進行修補。
七、混凝土澆筑
防火墻模板、鋼筋驗收合格后,搭設好澆筑混凝土排架,根據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進行混凝土原材料現場計量,按照石子、砂、水泥、石子、水順序投放,使用強制式攪拌機攪拌,攪拌時間不少于90s。
當澆筑混凝土高度超過2m時,應使用溜槽、串筒將混凝土滑入模內。
在混凝土澆筑前,防火墻根部澆水濕潤,鋪設20mm砂漿后再澆筑混凝土。
防火墻應分層連續澆筑,每層高度應控制在40cm以內,每次澆筑間隔時間不應超過2h。采用插入式振動棒振搗,振動棒移動間距不大于400~500mm,振搗上層混凝土時振動棒應插入下層混凝土50~100mm,每一振點以混凝土表面泛漿為準。振動棒振搗時盡量避免與墻板鋼筋接觸,嚴禁與模板接觸。
混凝土施工縫應仔細處理,控制在同一標高,并力求設置在模板接縫處。
八、混凝土養護
混凝土拆除模板后,及時進行覆蓋,安排專人澆水養護,不少于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