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普查目標與任務
1.2.1 普查目標
水利普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是國家資源環境調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基礎水信息的基準性調查。開展遼寧省水利普查是為了全面查清本省江河湖泊和水利工程的基本情況,系統掌握本省江河湖泊開發治理保護狀況,摸清經濟社會用水狀況,了解水利行業能力建設情況,摸清本省灌溉情況,全面查清本省地下水取水井情況,建立省基礎水信息平臺,為本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靠的基礎水信息支撐和保障。開展水利普查,有利于謀劃水利長遠發展,科學制定水利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有利于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有利于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推進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有利于深化水利管理體制改革,增強水利公共服務能力;有利于提高全社會水患意識和水資源節約保護意識,推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1.2.2 普查任務
(1)全面查清本省江河湖泊的基本情況。通過對江河湖泊進行全面系統的調查,查清江河湖泊的數量及其分布,查清本省江河湖泊的水文特征狀況。
(2)全面查清本省水利工程基本情況。通過對水利工程的普查,查清本省各類水利工程的數量與分布、規模與能力及效益等基本情況。
(3)查清本省經濟社會用水狀況。通過對城鄉居民生活用水,農業用水、工業用水、建筑業用水、第三產業用水等國民經濟各行業用水以及河道外生態環境用水的調查,全面查清本省經濟社會用水狀況,推算全口徑經濟社會用水量。
(4)全面查清本省江河湖泊開發治理保護情況。通過對本省江河湖泊取水口、水源地、入河湖排污口、河湖治理情況等普查,查清本省江河湖泊開發治理保護的基本情況。
(5)查清本省水土保持情況。通過對本省土壤侵蝕情況、侵蝕溝道、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等調查,掌握水土流失、治理情況及其動態變化等。
(6)查清本省水利行業能力建設情況。通過對各類水利單位和機構的調查,全面查清水利單位的數量及分布、從業人員數量及結構、資產規模及運營狀況等基本情況。
(7)摸清本省灌溉情況。通過對灌溉面積、灌區情況和渠道(排水溝道)等調查,查清本省灌區數量與分布,灌溉面積及灌排工程設施現狀等基本情況。
(8)全面查清本省地下水取水井情況。通過對供水井、灌溉井、人力井、地下水水源地的調查,全面查清本省地下水取水井的數量、分布及取水量、地下水水源地等基本情況。
(9)建立基礎水信息平臺。通過水利普查,進一步完善基礎水信息標準和統計調查制度,建立健全基礎水信息登記和臺賬管理系統,建立遼寧省基礎水信息數據庫(包括普查綜合成果空間數據庫及屬性庫,主題空間數據庫及屬性庫)和信息管理系統,建立水信息資源整合和共享機制,形成規范、統一、權威的遼寧省基礎水信息平臺。
結合上述9項主要任務,本次普查共設8個普查專題,包含38類普查對象。詳見表1.2-1。
表1.2-1普查專題及普查對象明細表

1.2.3 普查時期與時點
本次普查工作為期3年,普查時點為2011年12月31日24時,時期為2011年度。凡是2011年年末資料,如“2011年年末單位人員”等數據,均以普查時點數據為準;凡是年度資料,如“2011年供水量”等數據,均以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的全年數據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