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一

《宿遷市水利志》經編纂人員7年多的辛勤努力,終于出版問世了。這是地級宿遷市第一部水利志,是值得慶賀的一件喜事。

宿遷位于淮河水系中游尾部,沂沭泗水系下游。南宋初黃河奪泗奪淮,使宿遷成為著名的“洪水走廊”,河湖淤墊,水系紊亂,諸水匯集,激蕩肆虐,平原沃土淪為丘壑連連的沙堿赤地。元、明時期的黃河運道,清代的中河運道,宿遷都是治河保漕的咽喉之地,“止于民田被淹而于運道無礙”的保漕,超出農民承受極限的沉重勞役,導致洪、澇、旱、蝗愈演愈烈,宿遷百姓悲苦至極。晚清黃河改道、漕運終結后的宿遷,仍是幾乎無歲不災,經濟衰敗,民生凋敝。新中國成立前夕連續5年洪澇,救災度荒成為新生人民政權在百廢待舉情況下壓倒一切的緊迫工作。

從1949年下半年起,宿遷人民就在共產黨領導下,發揚革命戰爭年代那種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開展了艱苦卓絕、波瀾壯闊的治水斗爭。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導沂整沭”、根治淮河系列重點工程和眾多排洪河道的大規模疏浚,到20世紀50年代后期的興建駱馬湖常年水庫、宿遷大控制等重點工程和大規模梯級河網化建設,再到70年代的洪、澇、旱、漬、堿綜合治理,溝、渠、田、林、路全面配套的大規模治水改土,在30年時間里,宿遷建成了較為完善的防洪、排澇、灌溉、航運等工程體系,昔日的“洪水走廊”變成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魚米之鄉。

為了今天的魚米之鄉,幾代宿遷人付出了何等艱辛的勞動!寒風里,烈日下,無數民工住草棚,喝稀飯,用勞作得變形的雙手,磨礪出厚繭的雙肩,挖大土,抬大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僅土方就做了20多億立方米,按1米見方的土體連接起來,可以環繞地球40多圈!宿遷大地上的哪一寸土地,哪一條河渠,哪一段圩堤,哪一座橋、涵、閘、壩,不浸透了頑強的意志、咸苦的汗水!這些,老一代宿遷人不會忘記,一代又一代的宿遷人不會忘記,也不該忘記。

在1978年冬以來的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尤其是地級宿遷市成立以后,宿遷治水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鍥而不舍,繼續推進,進一步煥發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不斷加速,水利建設的內涵更為豐富,戰略地位更為突出,面臨的形勢更趨嚴峻,任務更為艱巨。我們必須堅持民生優先、統籌兼顧、人水和諧,在全社會形成協同治水的強大合力,加快水利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攻堅,推動水利事業的跨越式發展。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今天宿遷治水條件,比新中國成立后30年間忍饑受寒、肩挑人抬優越多了,但我們絕不能丟掉前輩們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優良傳統。他們堅韌不拔、頑強拼搏、無私奉獻的治水精神,對于宿遷市新形勢下的水利建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各項事業,都是極為寶貴的財富。

從這個意義上說,翔實記述宿遷人民艱辛治水偉大歷程的《宿遷市水利志》,不僅是“存史、資政”的志書,而且也是鼓舞當代、教育后人不可多得的教材。希望宿遷市水務系統的干部職工都能認真研讀這本志書,各行各業、社會各界能有更多的人讀到這本志書,讓偉大的宿遷治水精神與時俱進,發揚光大,為宿遷的明天更美好、生活更幸福作出積極貢獻。

江蘇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尚志市| 曲松县| 铁岭县| 华阴市| 临沂市| 旺苍县| 桑日县| 云阳县| 临朐县| 长岛县| 图们市| 通化县| 陈巴尔虎旗| 台山市| 中江县| 太白县| 高要市| 开化县| 晋城| 庆城县| 诸城市| 阿拉尔市| 永济市| 邳州市| 台中县| 青海省| 陆川县| 新竹市| 宣恩县| 察哈| 郯城县| 南澳县| 贡嘎县| 柯坪县| 金溪县| 承德市| 衡山县| 永宁县| 香河县| 龙江县| 萍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