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遷市水利志
- 宿遷市水務局
- 1060字
- 2021-04-16 18:59:41
第五節 水文地質
據勘測資料,宿遷市境內地下水的構成有:新生界松散巖組和玄武巖及變質巖組。新生界松散巖組,廣大平原和壟崗區發育一套巨厚的松散堆積層,分選性好,膠結程度低,西薄東厚,尤以200米深度之內的河流沖積相碎屑巖層富含地下水,湖相沉積層顆粒細,市境變質巖系主要分布于沭陽縣韓山一帶,富水性差,無供水意義。地下水大體分為3種類型。
1.潛層地下水
境內潛層地下水,主要由大氣降水和鄰近水體補給,水位埋深受地形控制,并隨季節變化。總的趨勢是,自西向東,地勢降低,水位變淺,礦化度增高。全市大體都屬黃淮沖積平原區,水位埋深:西部泗洪縣、宿豫區和宿城區為2~8米,東部泗陽縣、沭陽縣為3~5米,廢黃河灘地為5~6米。
廢黃河兩岸有一淡化水帶,礦化度一般小于1~3克每升,硬度25~30德國度。泗洪縣近湖壟崗地區和沭陽、宿豫境內崗嶺地區,礦化度高,不宜飲用。
2.淺、深層水
宿遷市境內淺層、深層地下水蘊藏面廣且量大,其分布區域大體上可分為4個區域。
(1)沂、沭河沖積平原區。
沂、沭河沖積平原區分布于沭陽縣新沂河以北地區、宿豫區東北地區。淺層承壓水水位埋深1~3米,頂板埋深20~40米,單井涌水量(孔徑40厘米、水位降深1米,下同)2400~7200立方米每天,礦化度小于1克/升,重碳酸鹽型水,年允許開采量3億立方米。深層承壓水水位埋深小于2米,頂板埋深45~60米,單井涌水量為1200~2400立方米每天,礦化度小于1克/升,屬重碳酸型水,年允許開采量0.15億立方米。
(2)黃淮沖積平原區。
黃淮沖積平原區境內包括沭陽縣柴南河以南,宿豫區總六塘河以南,宿城區南部、泗陽縣總六塘河以南廢黃河以北地區。淺層承壓水水頭埋深1~5米,含水層頂板埋深40~60米,含水層厚10~20米,礦化度小于1克每升。
(3)湖積平原區。
湖積平原區分布在市境泗洪縣淮河以北地區,淺層承壓水水頭埋深1~5米,隔水層頂板埋深10~30米,礦化度小于1克每升,屬重酸氯化物型水。
(4)水網斜平原區。
水網斜平原區包括宿城區、泗洪、泗陽縣境的洪澤湖周邊地區,淺層地下水含水層頂板埋深30~50米,含水層厚10~20米,礦化度小于1.5克每升,屬微咸水。
3.古河道水
(1)泗洪縣重崗至雙溝古河道。
泗洪縣重崗至雙溝古河道分布于泗洪縣重崗、上塘、雙溝一線,長約20千米,寬約12千米。含水層頂板埋深33.5~40.8米,含水層厚115.63~135.9米,水位埋深24.91米,礦化度小于1克每升。單井涌水量大于1000立方米每天。
(2)雙溝至管鎮古河道。
雙溝至管鎮古河道位于泗洪縣雙溝至盱眙縣管鎮一線,含水層頂板埋深21.1~47.62米,含水層厚度115.63~135.29米,礦化度小于1克每升。單井涌水量大于1000立方米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