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撰寫演講稿(4)
- 演講技法大全(超值金版)
- 林墾
- 5524字
- 2014-06-11 11:41:48
在演講稿中,情、理至為重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是演講成功的基石。因此,在演講稿寫作中能否做到入情入理、情理交融,是決定演講成敗的關鍵。演講稿中的理,通常是反映客觀規律的真理,或是高尚人生哲學和倫理道德觀念,或是科學文化知識以及獲取知識的方法,或是有益于推動社會改革的工作經驗,等等。這些既是演講稿的精髓、靈魂和支柱,也是吸引聽眾的魅力所在。
演講稿中的道理應該給人以新鮮感。所闡述的道理最好是聽眾聞所未聞的真理;如果所講的道理聽眾并不陌生,作者就應該做出獨到的分析;或者緊密聯系實際,以新鮮的材料做出富有意義的闡發。同時,演講稿還應該是有情物。演講稿中的情,一是“筆下常帶感情”,筆端滲透著對聽眾的殷殷深情;二是對所敘述的人、事物以及道理的情感。干巴巴的說教是演講的大忌。情和理的自然交融更為可貴。情感有了理性的滲透,就不至于泛濫;理性有了情感的萌動,就不致冷漠。許多成功的演講,無一不是情理滲透的結合物,情是有理的情,理是有情的理,兩者“合則雙美,離則兩傷”。
撰寫演講提綱
演講提綱是組織演講時一種不可或缺的輔助手段。清晰的提綱可以幫助你掌握自己希望談論的要點;采用提綱還可以使聽眾容易記住你演講的大致內容。演講要有頭有尾,要懂得尊重聽眾,不要一開口就冒出一句沒頭沒腦的話,使聽眾聽不明白。
◎ 演講提綱的作用
編列演講提綱,是演講前的重要準備工作。它常常是臨場發揮的重要依據。提綱編列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演講成功與否。所謂編列提綱,實際上就是確定框架,以提要或圖表方式列出觀點、材料以及觀點和材料的組合方式。
大體來講,編列演講提綱有以下作用:
一、確定框架
編列提綱能把演講的整體輪廓用文字固定,明確下來。事實上,擬訂提綱的過程,正是認識不斷明朗化條理化的過程。通過擬訂提綱,可以對論題的設想不斷加以修改和補充,使構思更為周密、完善。確定了整體框架,演講者便能心中有數,逐層展開,不致東一句西一句,言不達意。
二、進一步選材組材
編列提綱的過程,也是進一步選材和組材的過程,是演講內容逐步具體化的過程。演講題目、結構層次、典型事例、引文材料以及其他有關資料,都要具體地在提綱中體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必然要對材料做進一步的篩選和補充。
三、訓練思維
編寫提綱的過程,正是演講者積極思維的緊張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演講者必然要認真思考,分析演講的主題、材料、層次、結構和其內在的邏輯聯系,促使思維的條理化和科學化。因此,這個過程事實上正是培養和鍛煉思維的過程。
四、避免遺忘
編寫提綱也是不斷熟悉材料的過程,特別是在不用講稿僅用提綱進行演講時,提綱更是起著提示啟發、避免遺忘的作用,成為臨時發揮的重要依據。
根據演講的具體目的和要求,以及演講者對材料的掌握情況等,演講提綱的編列可粗可細。內容簡單,材料易掌握,可編粗略些;內容復雜,材料豐富,就宜編得詳細些。粗略的概要提綱,要以極其簡練的語言,扼要地列舉出演講的主旨、材料、層次和大意等;詳細提綱則要求比較具體,應基本上是講稿的縮影。
◎ 演講提綱的特點
多歸納,就可以把許多類似的意思歸納到少而又少的大單位上,這樣便于聽眾記憶。為了避免說話雜亂無章,不妨事先擬一個提綱。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鍛煉,話想一想再說,也能起到擬訂提綱的作用。
演講所擬的提綱通常應具有以下特點。
①集中:你準備說什么,即演講的主旨要明確,這一主旨便是左右演講內容的總的觀點或主張。
②簡潔:要避免由于句子過長或層次過于復雜而削弱了演講的分量。
③連貫:開場白、中心和收尾各要說些什么內容,相互之間該如何過渡,開場白與收尾如何呼應,應該做到主次分明,詳略得當,前后連貫。
④適度:要求演講者在列提綱時考慮到主客觀上、內容和形式上、身份和情感上、目的和對象上是否合拍。如果不合拍、不適度,演講的效果就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
條理清晰的演講才能真正起到演講人演講的效果,使自己的價值得到真正的體現。
◎ 演講提綱的內容
一般來說,演講提綱中要列舉以下內容:
演講的標題,如有副題和插題,均應分別列舉出來。
演講的論點。演講的中心論點必須明確清晰地列出。中心論點所包含的分論點,以及分論點下屬的小論點,也應用簡明的語言逐層列出,應根據事理的內在邏輯關系依次排列。
演講的材料依據。闡明主旨的事實材料和事理材料,也應用簡明的語言或恰當的符號在相應的部位列出。事實材料主要指例證、數據等;事理材料包括科學原理、科學定律、文件精義、法律條文、名言警句等。這些事實依據和理論依據能使演講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因此,必須逐一列出,不可忽視,以免遺漏。
演講的整體結構。演講提綱的編列要依據演講的內在邏輯體現出演講內容的先后次序。例如,如何開頭,如何結尾,重點內容如何突出,如何過渡,結構層次如何安排等。事實上,演講提綱就像事先構筑的語流渠道,決定著演講語流的走向。
有些演講在提綱編列之后,就可以進行演講。依提綱發揮,常常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但為了謹慎起見,使演講更趨圓滿,常常需要在提綱的基礎上寫出詳盡的演講稿。如何撰寫演講稿,將在后面單獨列章闡明。
◎ 演講提綱的編寫方法
編寫演講提綱通俗地說就是擬訂演講的框架。這個框架是自腹稿向筆稿過渡的橋梁,它可以把腹稿的輪廓用文字確定下來,為撰寫完整有序的文章提供框架。
一、撰寫提綱要遵循的規則
演講稿提綱的編寫大致有兩種,一是簡要提綱,二是詳細提綱。
簡要提綱只以簡短的字句按照思路扼要地列出要點,概括出演講的主題、材料、結構和段落大意。這種提綱用語簡單,內容高度概括,不涉及具體材料和細節,只提示思路。
詳細提綱比較具體、細致,往往把主要的觀點或論點連同臨場需要的有關材料,如事例、數據、引文、實物、圖表等都列出來,甚至如何開頭、結尾以及一些重要的細節也都列出來,使整個講話的基本內容和展開順序都較明確地有所反映。這種提綱最宜于演講。以下是一些寫提綱的規則。
二、層次要清晰
1. 用縮格表示從屬邏輯關系
每項從屬內容都應該與它所支持的要點的第一個詞縮格對齊——而不是字母或數字編號。這樣可以使內容之間的關系更加一目了然。
注意例子中你的眼睛怎樣按照清晰的層次依次掠過這些從屬關系。提綱看起來不應該是一首詩。提綱的唯一用途是說明和澄清你的思路和演講結構。
2. 每一層次至少包括兩個支持要點
語法老師喜歡說:“有1就要有2,有A就要有B?!币话銇碚f,這是非常有益的忠告。如果要點的唯一組成部分只是一個分要點,那么把內容分成幾個部分,使用從屬結構,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分門別類可以涵蓋幾項相關內容,所以它才有用。
3. 用符號固定每項內容
不要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要點包括在提綱的同一項內容下。為每項內容單獨指定合乎邏輯的題頭。同樣,你的提綱不應該包含任何游離在外的詞或詞組。每項內容都應該用固定的符號在階梯形的結構中表示。
三、用完整的句子撰寫提綱
主題句、要點和至少包括一層從屬關系的分要點應該用判斷性語句陳述。判斷性語句實際上是一種主張或認識。它可以加以證明或反對,被接受或擯棄。
“被動吸煙對非吸煙者非常有害。”如果這個句子是讓你選擇對錯,你很清楚自己的看法,可以在對或錯二者之間任選其一。判斷句的這種非此即彼的性質使之成為非常有用的工具。
如果你在判斷正誤的測試中看到“非吸煙者的權利”或者“被動吸煙對非吸煙者有哪些影響”會怎樣辦?
在很多例子中,演講內容是圍繞模棱兩可的短語、問題和不完整的想法來加以組織的。聽眾明白發言人的大概意思,但是對演講者試圖陳述的具體要點無法把握。
在提綱中使用判斷句除了可使你的演講讓聽眾覺得更加連貫之外,還可以促使你自己對所要陳述的要點有一個精確的把握,并督促你明確地把它們表達出來。在為任何演講題目收集資料時,你都會碰到許多有趣的細節或看問題的角度。如何決定采用哪些內容,放棄哪些內容呢?一旦以判斷句的形式寫出主題句和要點,就可以以此為基礎,檢驗其他內容是否符合演講的整體思路。
在告知性和鼓動性演講中,用完整的句子寫出提綱非常重要,在辯論性和勸說性講話時也很關鍵。為了激發人們或傳播知識,你不一定要證明某個主題或要點,但是必須充分地展開闡釋。用句子而不是短語可以使你集中精力展開論述,為你提供更加明晰的標準,決定在講話時包括哪些要點,放棄哪些要點。用完整的句子寫出提綱不是額外的努力,而是體現演講邏輯關系的必要工具。一旦這些問題經過認真分析,你就可以繼續流暢自如地組織自己的口頭表達,對其隱含的演講結構滿懷自信。
四、用排比句表達要點
一旦要點基本確定,并且它們在邏輯和語法結構方面非常完整,那么接著要花時間為要點措辭,使之重點突出,便于聽眾接受和掌握。用排比句表達要點,即你表達要點的句子具有某種特定的句式結構或重復一定的語法形式,也會使這些句子鏗鏘有力,朗朗上口。
演講者和聽眾都容易記住簡潔、繪聲繪色的排比句。請看下面關于高等教育的演講要點。
①大學教育可能增加你將來的收入。
②上大學可以為一個人豐富多彩地支配閑暇生活做好準備。
③在大學里,可以結識新朋友,愉快地參加重要的社交活動。
這些要點還可以改進使之更加便于記憶,富有效力。這些句子缺乏排比性;一個句子用了被動語態,兩個句子用了主動語態;一個句子用第二人稱,兩個句子用第三人稱;一個句子用復數,兩個句子用了單數。聽眾不太容易搞清楚要點之間的關系,因為角度和重點始終在變。只要可能,始終要努力在結構、人稱、數和語態等語法結構方面保持一致。以下是簡潔的排比句式:
①大學教育可以增加你的收入。
②大學教育可以豐富你的業余生活。
③大學教育可以為你結識新朋友、增加社交經驗提供機會。
五、用注釋提醒自己
每場演講除了邏輯結構,都還有一種心理結構。正式的內容提要可以幫助你明確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關系。你還可以用提綱來體現演講者與聽眾之間的關系。你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修辭手段來強化講話效果。在提綱的邊邊角角添加注釋,注明你打算采用哪些修辭手段。這樣做可以幫助你認識到,自己可以采用哪些手段來加強演講對聽眾的吸引力。所有的幽默故事是否都集中在開頭部分,而后面連續一個小時都是冗長的論述?也許你可以把一部分有趣的逸事移到中間。你是否在假設的例子后面,每次都用一個事實來證明要點?也許你可以對這種論證形式稍微做些改動。
演講稿的寫作
演講稿要有完整的結構,包括演講稿的開頭、主體和結尾,演講稿的寫作要從這幾個方面入手。一篇好的演講稿都符合這幾個方面的要求。
◎ 演講稿的完整結構
一篇完整的演講稿都可以分為開頭、主體和結尾三部分。
在主體部分又縱橫展開,形成不同的層次,體現出演講者思路展開的步驟,反映著演講者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過程。內容上可以記敘與抒情相結合,謳歌先進人物的感人事跡,達到鼓勵先進、鞭撻落后的目的;也可以夾敘夾議,敘議結合,達到統一思想、興利除弊的效果。根據演講內容的不同,適當調整演講稿的結構,使結構更好地為內容服務,從而突出演講的主題思想。而演講稿的結構作為整體,是演講稿的形式范疇。但結構的構成,也有它的形式和內容。從整體看,結構是演講材料的組織構造,是演講者依據主旨、意圖對材料進行組合、編排而成的一篇演講稿的框架。分開看,它既有它的形式,即一篇演講稿由哪幾部分組成;也有它的內容,即每個部分講什么。結構的中心是回答和解決這次演講怎樣講的問題,因此要寫好演講稿首先要掌握好演講稿的結構。
結構的實質是將來自各方面的分散的演講稿構成因素(主旨、題材、材料等)組合成一個新的有機的整體,使構成因素的原有意義集中、突出出來并升華出一種新的意義和信息傳播給聽眾。例如魯迅的《娜拉走后怎樣》,其中有外國劇中的人物,有中國的實際,有它要闡述的問題、主旨和意圖。當我們讀它時,就覺得它是一個整體,原有分散的材料有機組合后具有了新的意義,產生了新的功能。這也就是結構的作用所在。
演講稿結構的一般模式就是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所認定的“三一律”。它由意義各不相同的三部分即開頭、正文、結尾所組成。“三一律”概括了任何演講稿結構的形式特點。從形式上看,這三部分各自獨立,各有各的意義和作用;從內容上看,則是統一的,是同一個主題、題材和材料在不同部位的表現,要達到的是同一個目的。這里,開頭處于演講稿的重要位置,應該力求迅速引起聽眾的注意,力避拖沓、冗長和客套;結尾則在于使整個演講給聽眾留下一個完整、清晰的概念,力求做到揭示題旨、加深認識、促人深思、耐人尋味,文字不可過長。
一般來說,任何演講稿的開頭和結尾的結構方法及意義、作用都是一致的。但正文則不盡相同,至少有兩種特殊模式。這里介紹的就是正文的兩種特殊模式:議論式結構模式和敘述式結構模式。
一、議論式結構模式
議論式結構模式是以普通議論文方式安排的結構。由提出問題、分析論證和得出結論三部分組成。一般只提一個問題,得出一個結論,而議論方式則多種多樣。其結構順序一般是問題在前,分析論證在中,做出結論在后,這其實是大“三一律”中的小“三一律”。這個小模式前加開頭,后加結尾,就是演講稿結構的特殊模式:開頭、問題、分析論證、結論、結尾。
由于這種結構特殊模式處于整個演講稿的正文(主體)部位,因此影響和決定整個演講稿的結構。魯迅《娜拉走后怎樣》的開頭和結尾兩部分很簡單,各用一句話:“我今天要講的是‘娜拉走后怎樣’”和“我這演講也就此完結了”。正文用的是結構特殊模式,即提出問題,分析論證,最后結論。從實質上看,這個特殊模式也就是整個演講稿的結構安排形式。
二、敘述式結構模式
議論式結構模式是以聽眾的心理線索安排的結構。主要以趣味、情感打動聽眾,像小說、故事的開頭。不明顯分出問題、論證和結論等各部位,主旨于夾敘夾議中顯露;所敘述的幾件事或以時間為序,或以空間為序,從引人入勝的目的出發進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