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節 德川家康與朝鮮議和及與大阪城的關系

一、德川家康與朝鮮議和的真相

德川家康被任命為征夷大將軍后志得意滿,唯有一件事情放心不下,這就是日本和朝鮮的關系、日本和明朝的關系。豐臣秀吉征討朝鮮以來,日本人意識到朝鮮軟弱,不值一提,而明朝是泱泱大國,不好惹。自古以來,日本人都知道日本的文化來自漢土,對漢人崇信有加。因此,日本人對明朝有畏懼心理。日本在朝鮮和明朝軍隊交手后,發現明朝的確不好對付。而今,日本征討朝鮮已經觸怒了明朝。因此,日本人擔心不知道什么時候明朝會入侵日本。鑒于元朝曾經入侵日本,日本人時刻警惕著明朝的入侵。因此,德川家康也一直擔心明朝入侵日本。在關原之戰后,德川家康命宗義智和朝鮮議和。日本的各種書籍上說不是德川家康主動向朝鮮請求議和的,而是朝鮮提出議和,德川家康答應了議和。這樣說只不過是為了維護日本的面子。據宗義智的記錄講,德川家康本來對朝鮮沒有敵意,而豐臣秀吉好大喜功,妄動干戈,征討朝鮮,與朝鮮反目,觸怒了明朝。此時,德川家康雖然統一了日本,但如果明朝、朝鮮入侵日本,日本就會飽受戰亂之苦。因此,德川家康命宗義智竭盡全力與朝鮮媾和,化干戈為玉帛。

宗義智

宗義智領有對馬國,對馬人經常往來朝鮮,和朝鮮人進行貿易。豐臣秀吉出兵朝鮮之后,對馬人和朝鮮的貿易就停止了。對馬人失去了貿易之利,上上下下生活困苦。聽說要和朝鮮媾和,對馬人非常高興,厚待宗義智抓到的朝鮮俘虜。宗義智放還朝鮮俘虜,讓這些朝鮮俘虜帶話給朝鮮官吏:


日本的征夷大將軍現在是德川家康,以前入侵朝鮮的豐臣秀吉已經死了。日本的國策發生了變化,德川家康希望和朝鮮講和。因此,德川家康命令宗義智負責和朝鮮議和。


朝鮮當局聞聽此言,并未輕信。不過,看到日本放回了朝鮮俘虜,朝鮮當局開始半信半疑。朝鮮當局派檢知、錄事等下層官吏到對馬國確認上述事情是否屬實。宗義智按照朝鮮使節的規格熱情接待朝鮮官吏,提出要和朝鮮議和。然而,朝鮮官吏級別太低,議和的大事做不了主。這兩名朝鮮官吏回國,之后杳無音訊。于是,宗義智建議德川家康將各大名處關押的朝鮮俘虜全部放還,以表示誠意。德川家康采納了這個建議,放還了所有俘虜。然而,朝鮮當局也未做出回應。宗義智聽說島津義弘那里有一個叫金光若的朝鮮貴族,于是將金光若叫到對馬國。宗義智對金光若說日本想和朝鮮議和,并交給金光若一封僧人玄素替宗義智寫的信,讓金光若帶回國。信里的內容大意是:


豐臣秀吉出兵并非為了征討朝鮮,而是借道朝鮮向明朝進貢。然而,朝鮮不同意借道,于是發生了沖突,導致生靈涂炭。幾年來,我日本一直請求講和,但得不到朝鮮方面的回應。明朝使節自稱天使,把我日本看作明朝的屬國,這是令我日本國難以接受的。而今有數千明軍依然留在朝鮮,稱是為了防備日本侵略朝鮮。我們估計這些信肯定會轉到明朝將領手中。因此,在信中把明朝稱為上國。日本和朝鮮之間發生的戰爭說到底是因為要借道朝鮮向明朝納貢,朝鮮誤會了日本的意圖,這才爆發了戰爭。從一開始日本就尊重明朝,現在依然崇敬明朝。日本毫無反叛明朝的想法。


信中措辭謙卑,公開表示日本向朝鮮、明朝請求議和,也顧不得國家體面和國威了,想盡早實現和平。

二、朝鮮僧人松云

日本請求議和的書信送到了朝鮮,朝鮮當局這才相信日本真心想和朝鮮、明朝議和。然而,朝鮮人對任何事情都疑心很重,遲遲沒有答應與日本議和。朝鮮當局為了探聽日本是否真的想議和,派了一名叫孫文或的官員和僧人惟政來到對馬國。與此同時,朝鮮授予對馬國宗氏君臣爵位,宗氏君臣對此事表示否認。然而,在宗氏的家臣柳川調信死后,僧人玄蘇為柳川調信寫的碑文中有“正五品嘉善大夫”的字樣。僧人惟政在朝鮮被尊稱為松云大師。在文祿、慶長年間征討朝鮮的戰爭中,松云大師將僧兵們組織起來,成立僧兵隊,自己任大將,轉戰朝鮮各地。當時,朝鮮人最害怕的就是加藤清正。朝鮮人給加藤清正起了一個綽號,叫“鬼上官”鬼上官,即鬼將軍。。松云大師作為朝鮮的使節經常出入加藤清正的大營。在日本的《征韓錄》中,經常出現松云大師這個名字。當時,對于朝鮮來說,了解日本的國情是很困難的。戰爭結束后不久,合適的人選極少,最終挑選出松云大師派往日本。從歷史上看,日本也經常派僧人作為使節。日本停止派遣遣唐使之后,都是由游學僧人擔負起來往于日本和中國的使命。從鐮倉時代到室町時代,日本政府派游學僧人作為使節出使外國。其中,周防國的大內氏和明朝的往來最密切,大內氏也是派僧人作為使節的。日本和朝鮮在戰爭結束后要想恢復兩國邦交,互派曾經交過手的戰將有可能會引起沖突,非常危險。互派官員談判的話,互相之間不了解國情,談判也不會順利進行下去。于是,日朝兩國決定選擇與戰爭瓜葛較少的局外人,而僧人就是最佳人選。僧人富于機智,能夠隨機應變。當時,日本讓僧人掌管并翻譯外國的書信,僧人在外交上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朝鮮也是如此,在對外交流中朝鮮經常派僧人作為使節。兩國僧人之間在宗教上有共同話題,能加深私交。而且日本朝野上下都篤信佛教,朝鮮僧人可以接觸到日本社會各階層的人,能夠了解日本的國情。

朝鮮的松云大師愛吹牛,和一般的僧人有所不同。松云大師聲稱來到日本之后,不僅拜見了幕府高層,而且和日本下層民眾也有交往。其實,在日本人眼里,松云大師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兇僧。松云大師回到朝鮮后,吹噓自己了解到日本的很多情況。直到近年來,朝鮮人對日本的態度都是起因于松云大師的誤導。不過,當時日本的一些僧人絲毫不顧日本的國家體面和國威,如同崇敬釋迦牟尼一般崇敬松云大師,讓人覺得可笑。或許是因為德川家康已經下了密令,讓日本僧人善待松云大師,討松云大師的歡心,早日與朝鮮締結和約。

三、與朝鮮議和成功

德川家康一接到朝鮮使節來到日本的消息,就立刻命令宗義智陪著朝鮮使節前往京都。在朝鮮使節到京都后不久,德川家康也來到京都。德川家康命令德川秀忠率領東北的大名數十人及數十萬大軍來到京都。在德川秀忠到達京都之日,德川家康又讓四國、畿內的各大名率領部隊來到京都,聲勢浩大,史無前例。德川家康命令宗義智陪著朝鮮使節來到伏見城,讓朝鮮使節觀看德川秀忠的入城儀式。德川家康想讓朝鮮使節松云大師明白而今日本的所有大名都離開了豐臣氏,臣服于德川氏了,以便為日朝和談的成功打下基礎。德川家康、德川秀忠父子在伏見城接見了朝鮮使節松云大師,雙方在友好的氣氛中進行和平談判。宗義智在此次和談中立下了大功。德川家康獎賞了宗義智。德川家康也重賞了朝鮮使節松云大師。德川家康還告訴松云大師,近日將把征夷大將軍一職讓給德川秀忠,以后讓朝鮮稱德川秀忠為“日本國大君”。之后,朝鮮使節松云大師回國。

德川秀忠

四、德川家康隱退及擬定大阪城對策

朝鮮議和成功之后,德川家康于慶長十年(1605年)四月上奏日本朝廷,請求將征夷大將軍一職讓給德川秀忠。大阪城越來越成為德川家康的眼中釘、肉中刺了。與朝鮮和談成功之后,如果繼續讓豐臣氏占有原來的領地,就沒法向朝鮮交代。因此,必須讓大阪城和一般的大名一樣臣服于德川氏。不僅如此,德川家康想徹底打倒豐臣氏,讓明朝和朝鮮相信德川幕府的誠意。然而,大阪城豐臣氏泰然自若,毫不動搖,對國家形勢不聞不問。德川家康通過豐臣秀吉的遺孀高臺院淺野氏告訴大阪城豐臣氏,自己已經把征夷大將軍一職讓給了德川秀忠,朝廷已經下了任命狀,拜賀儀式已經順利結束,希望豐臣秀賴本人到京都來對德川秀忠被任命為征夷大將軍一事表示慶賀。大阪城豐臣氏上下皆驚。豐臣秀賴的生母淀殿勃然大怒,聲稱如果德川氏強迫豐臣秀賴上京,自己就殺死豐臣秀賴,之后自殺。人們猜測關西的大名加藤清正、福島正則等私通德川家康,從中挑撥淀殿,讓其原形畢露。其實,德川家康采取這一措施的目的是試探大阪城豐臣氏的態度。德川家康意識到大阪城豐臣氏不僅不會立刻臣服于德川氏,而且有可能引起大亂。如今日本和明朝、朝鮮的議和已經成功,是消滅大阪城的時候了。然而,做大事之人不拘小節。德川家康立刻改變態度,派自己的六兒子德川忠輝到大阪城去安慰豐臣秀賴。一場風波終于平息下來。

德川家康的態度軟化,派人安慰大阪城豐臣氏之后,大阪城上上下下非常得意。大阪城豐臣氏奏請朝廷任命豐臣秀賴為右大臣當時德川家康是右大臣,德川秀忠是內大臣。——原注。這是大阪城豐臣氏對德川家康采取的制衡手段。德川家康早已看破了大阪城豐臣氏的這一伎倆,他奏請朝廷如果沒有德川幕府的舉薦,朝廷不得任命武士官位。德川家康的這一奏請得到了朝廷的批準。大阪城豐臣氏本來打算奏請朝廷任命豐臣秀賴為關白,而今這一希望化為泡影,大阪城豐臣氏非常郁悶。德川家康已經堵塞了豐臣秀賴的升遷之路,打碎了豐臣秀賴的美夢。

德川家康對大阪城豐臣氏采取的另一項措施是削弱大阪城豐臣氏的財力。于是,德川家康如下勸說大阪城豐臣氏:


豐臣秀吉在世時修建的很多神社、寺院已經破損不堪,進行改建、翻新就等于為豐臣秀吉盡孝,豐臣秀賴也可以由此萬世流芳。


大阪城的地位每況愈下。淀殿是婦道人家,對此哀嘆不已。因此,淀殿天真地相信修建神社、寺院就可以積陰德,豐臣氏的家運也會梅開二度。于是,淀殿命人翻修、改建畿內與豐臣秀吉有關系的神社、寺廟,每年都耗費了大量錢財。京都、攝津等地的神官、僧人歡欣鼓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光市| 新巴尔虎右旗| 天全县| 伽师县| 翼城县| 开原市| 农安县| 乌兰浩特市| 廉江市| 百色市| 县级市| 辰溪县| 平远县| 沭阳县| 连南| 油尖旺区| 开江县| 永嘉县| 长治市| 防城港市| 上高县| 朝阳区| 靖边县| 厦门市| 吴忠市| 平顶山市| 惠来县| 罗平县| 农安县| 温州市| 连江县| 易门县| 余庆县| 海安县| 滨州市| 隆子县| 东城区| 辛集市| 鸡东县| 正阳县| 岳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