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理一世、查理二世與清教徒革命(華文全球史)
- (英)塞繆爾·羅森·加德納
- 972字
- 2021-04-13 16:08:48
作者自序
本書是《三十年戰爭史(1618—1648):哈布斯堡家族的衰落、法蘭西王國大陸霸權的建成與“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確立》的姊妹篇。因此,本書就不再贅述涉及發生在歐洲大陸但與英格蘭相關的歷史事件,以免破壞本書在史實敘述上的流暢性。想了解相關史實來龍去脈的讀者可以參閱《三十年戰爭史(1618—1648):哈布斯堡家族的衰落、法蘭西王國大陸霸權的建成與“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確立》。
與同時代的法蘭西或神圣羅馬帝國的宗教自由問題不太一樣,英格蘭的宗教自由問題還與當時的議會問題緊密相關。與神圣羅馬帝國的情況不同,英格蘭一直都是一個統一的獨立王國;與法蘭西的情況也不同,英格蘭沒有將決定國家命運的至高權力全部交給國王一個人。17世紀的英格蘭一直在努力實現雙重目標:讓人民來決定國家的命運,讓人民享有思想言論的自由。如果該目標不能實現,所謂的議會就不過是個更加精致的專制機構罷了。
本書只敘述和討論清教徒革命這場宗教和政治斗爭的一部分,讀者可以通過閱讀叢書的其他分冊來了解清教徒革命的始末。但就本書涉及的這一小部分內容,我也不敢說就能寫全,雖然我也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1634年之后的史實,我更多地參考了別人的研究成果。我知道,本書許多觀點可能會存在諸多問題,有待獲得更多知識后進一步修訂,深入的研究也有可能會完全推翻我目前的某些觀點。
讀者如果想從更寬泛的視角了解本書所論及斯圖亞特王朝這段時期的英格蘭歷史,可以閱讀利奧波德·馮·蘭克的《17世紀英格蘭史》,這是目前關于17世紀英格蘭歷史方面最權威的專著,最近剛好有英文譯本出版發行。讀者如果想更細致地了解該段時間的英格蘭歷史,可以去閱讀詹姆斯·斯本廷
先生的《弗朗西斯·培根勛爵的書信和生平》,威廉·愛德華·福斯特
先生的《約翰·艾略特爵士傳》、關于《大抗議書》的系列文章及《逮捕五人幫》,大衛·馬森
教授的《約翰·彌爾頓傳》,約翰·蘭頓·桑福德先生的《大起義研究》和托馬斯·卡萊爾先生的《奧利弗·克倫威爾的書信和演講》。讀者如果還想了解斯圖亞特王朝早期英格蘭的歷史,可以閱讀我的三部專著:《英格蘭史:從詹姆斯一世登基到柯克大法官解職》《威爾士親王查理與西班牙公主瑪麗亞·安娜聯姻始末》《英格蘭史:查理一世和白金漢公爵喬治·維利爾斯統治時期》。這三部專著論及1603年至1628年的英格蘭歷史。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把接下來年份的英格蘭歷史續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