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頓野生動物故事全集:野生動物筆記
- (加)歐內斯特·湯普森·西頓
- 7字
- 2021-09-27 11:07:44
土撥鼠和親戚們
快活的土撥鼠和他的生活煩惱
土撥鼠是典型的美國西部動物,比美洲野牛更為常見。即便是現在,土撥鼠的數量也足以媲美野牛鼎盛時期的數量。只有聽見土撥鼠的叫聲,看見他們從一個個小丘上探出身子來,我才真正感覺到自己回到了廣闊的西部草原。從利文斯頓到加德納,一路向黃石河谷進發,你會看到許許多多被稱作“平原笨蛋”的小東西。“土撥鼠鎮”往往分布在鐵路沿線,每個地洞里住著1-6只土撥鼠。靠近加德納的地勢緩緩上升,在黃石公園邊緣處達到最高。這種地勢仿佛設置了一道神秘的屏障。這道屏障雖不可見,卻又難以超越,野生動物的活動范圍限制于此。因此,公園入口處就是土撥鼠領地的盡頭。不過,喬治·S·安德森將軍告訴我,在加德納河附近的平原上,偶爾還是能發現幾只土撥鼠,但也總不離公園入口。至于公園里其他地方,則從沒發現他們的身影。基于這個情況,土撥鼠也算得上在黃石公園里注冊登記的眾多動物之一。

其實,土撥鼠是地松鼠的一種。土撥鼠之所以被當地人稱為“草原犬”,是因為他們獨特的“吠叫”。這些小家伙常常坐在洞穴旁邊的小丘上,發出“吱吱”的叫聲,聲音又尖又高,以示警報。每次尖叫時,土撥鼠的尾巴都會豎起來。老人們會告訴你,土撥鼠的聲音和尾巴是綁定的,因為聲音一出,尾巴必定翹高。
我們已經知道,郊狼眼中的土撥鼠鎮,正如奶牛眼中長滿蕪菁或苜蓿的田野——正是尋找健康食物的絕佳區域。但是,除了郊狼以外,土撥鼠的生活中還有其他麻煩。
古老的書籍和風趣的向導都會告訴游客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土撥鼠、響尾蛇和穴鸮是親如手足、彼此友愛地生活在同一個洞穴里的。這種說法經過一番添油加醋,看上去像是一種各司其職、分工理想的合伙制度:土撥鼠負責挖洞,穴鸮負責在高處放哨,一有危險就發出警報,響尾蛇負責保衛土撥鼠的幼崽,隨時準備犧牲自己。這種說法若是真的,的確討人喜歡。
毫無疑問的是,這三種動物有時的確住過同一個地洞,而且這些洞穴一開始是由勤勞的土撥鼠挖成的。但是,實際上,穴鸮和響尾蛇只住在土撥鼠棄之不用的洞穴里(土撥鼠有可能是被逼無奈才放棄這些洞穴的)。如果這三位杰出的地下居民之中的兩位在同一個洞穴里狹路相逢,這時適者生存的定律就會發揮作用。我進一步的猜想是,三者中某一種的幼崽對于其他兩種動物來說都是不容錯過的獵物和不可多得的美餐。

土撥鼠對農民來說是個大麻煩。他們每年毀壞的農作物大約價值數百萬美元。要擺脫土撥鼠的困擾,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把毒藥灌進土撥鼠鎮的每一個洞口。這種源自意大利中世紀的除鼠方法已經在美國西部得到廣泛認可和應用。
可憐的土撥鼠非常無助,己方孤立無援,敵人卻與日俱增。任何捕獵者都可能奪走土撥鼠的性命,而他卻毫無反擊之力。他的生活中唯一指望得上的歡愉,就是每天匆忙地吞下一頓干巴巴的野草,其間還要警惕地觀察四周是否有危險正在靠近,進餐還不時被打斷,必須頻繁地鉆回狹窄的洞穴里,累得他耳朵都耷拉著。還有比這更簡單、更微不足道的歡愉嗎?但是土撥鼠依舊肥碩而又快活。毫無疑問,他享受著活著的每一天,和我們一樣惜命。我們要理解土撥鼠,就必須相信,盡管世界對他冷酷無情,他卻有一種自得其樂的生活哲學。